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能搶為什麼要買?,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阿爸的土著首領,開口向自己女兒解釋道。

“因為他們有我們需要的東西!”

“部落附近的煤鐵礦,確實是我們的,也是我們先發現的,但在我們手上,煤鐵礦只是煤鐵礦。”

“我們不會冶煉鐵礦石,煤也只能用來燒火!”

“但在那些華人手裡,煤鐵礦卻能變成鐵,鐵能變成兵器,變成鐵鍋,變成農具……”

“所以,我們需要和他們談判!”

“透過談判,付出一定的代價,從他們哪裡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部落首領的意思很明確,他想要同光覆軍做鐵器交易。

只是,首領的話音才剛落下,一旁的另一個身高很高,看起來很健壯的土著青年便提出了不同意見。

“阿爸,為什麼我們要和華人談判,而不是直接去搶?那樣不是更省事嗎?”

青年的話幾乎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能用搶掠得到的東西,為什麼要花錢買?

中國古代,不少文官都把互市當成瞭解決邊患的良策,而忽視掉了軍隊在其中的重要性。

可他們怎麼不稍微動動腦子想想,人家如果能動手搶,那為什麼要花錢買呢?

如果沒有一隻強大的軍隊做威懾,誰特麼和你做生意?!

直接搶他不香嗎?!

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朝堂上的大佬放縱八大晉商通敵賣國,向滿清輸送各種物資。

想要藉此來緩解滿清內部的物資壓力,進一步使得滿清無心寇邊。

晉商通敵賣國是漢奸這個是鐵一樣的事實,沒什麼好辯駁的。

但在晉商通敵賣國做漢奸的這件事情中,朝堂上某些大佬,也是充當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保護傘肯定有,但不會所有的官員都是八大晉商的保護傘。

晉商每年往關外運輸那麼多的物資,物資從哪裡來?走那條路往關外送?怎麼過長城九邊的檢查?遇到稽查走私的邊軍怎麼辦?

這都是問題!

所以啊,八大晉商通敵賣國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瞞得住。

其他省份不敢說,山西三司的那些官員,肯定是都知道的。

但是,為什麼這些官員都無人上報八大晉商的事情,以至於滿清從八大晉商哪裡獲得海量的物資,一點點的發展壯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肯定是這些官員都收錢了,這個不用懷疑。

明末的吏治問題,也就比有了贖罪銀製度之後的我大清好點,有貪官多正常?

沒貪官才叫奇怪!

還有就是來自八大晉商在朝堂上的保護傘的壓力,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但是,除去這兩點外,肯定也是有別的原因的。

明末的貪官雖然多,但肯定也有那種不怕死不怕累,一心一意為朝廷的好官。

這些人選擇不捅破八大晉商這個大膿包,絕不會是以上的兩點原因。

……

第三更!

這下應該不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