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鬼雨都,漢鼎,南海十四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底是咋回事,只是連忙揮手叫他們走開,那群人只好納悶的離開了,好多人都在內心裡悄悄地問自己,難道,昨晚的戰鬥,真的有人貪生怕死,而且被老大抓到了?嗬嗬,那就有熱鬧看了,老大非掐死這小子不可!
然而,後果似乎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慶功會以後,教訓總結會準時召開。
劉鼎、秦邁、沈夢、烏傑、吉澤光、茅宇都有參加,令狐翼和魚多均因事缺席。
會議的第一條內容,就是總結教訓。
“我們只有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斷進步。教訓,尤其是血的教訓,比經驗更加的重要。戰鬥,其實就是雙方都在尋找對方錯誤的過程,只有錯誤犯的越少,勝利的可能性就越大。錯誤越多,就越可能被敵人抓住。哪怕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錯誤,一旦被敵人抓住,都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劉鼎開門見山的說道,隨即鼓勵大家暢所欲言。
沈夢頭一個說道:“我們的武器很差,尤其是箭鏃,殺傷力不強,淮西軍有不少人中了三四枚箭,還可以和我們拼命的,有些紫焰都士兵,渾身上下插得跟個冰糖葫蘆似的,可是和我們打起來,依然是雄風萬丈。”
烏傑對此表示同意,其餘的軍官也沒有異議。
箭鏃的殺傷力的確太弱,這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劉鼎對此也深有同感。經過仔細的研究,大家的結論一致都在箭頭上,認為生鐵箭頭的穿透力很差。為了證明這一點,沈夢在二十米外的地方掛上一副明光鎧,然後烏傑彎弓搭箭,連續射了三箭,居然沒有一枚箭頭可以穿透明光鎧的,更離譜的是,中間居然有兩枚箭頭當場開裂。看到這個情景,在場的人確實都有點心有餘悸,如果淮西軍不是剛好脫掉盔甲下水,那麼昨晚的戰鬥,後果不堪設想。
烏傑重新換上一枚精鋼打造的箭頭,嗖的一箭過去,箭頭輕而易舉的穿過了明光鎧,在明光鎧上留下了一個手指大的洞。這完全說明,清淮軍的箭頭必須改善,如果連箭桿也可以改善的話,那就更加完美了。將所有的箭鏃都收了回來以後,烏傑遺憾的說道:“除非是有更好的鋼材,否則,單是依靠繳獲,很難滿足我們的需要。”
劉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他早就想去找秦漢商量一些事情了,只是始終沒有空,現在看來,就算再沒空,他也要到秦漢的鐵匠鋪去一趟了。因為從小就不喜歡打鐵,劉鼎對於鐵匠鋪有種天生的反感,每每有意識的避開他,但是現在形勢所逼,再反感也要有所動作了。
沈夢又說道:“我們還缺少盔甲和盾牌。我們統計了一下,犧牲的八十多個同袍,有三分之二是死在淮西軍的弓箭下,事實上,當時淮西軍在岸邊警戒的斥候,最多不超過十五人,但是他們的箭法很好,因此我們非常吃虧。如果我們開戰之前有部分數量的盔甲,淮西軍的弓箭手對我們的傷害不會那麼大。”
秦邁說道:“誰都知道要有盾牌和盔甲,但是,這兩樣東西就算是宣武軍,大概也不是人人配備得起的。當初顧大帥在的時候,清淮軍最精銳的就是虎牙營,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戰士配備了盔甲,大部分還是最簡陋的步兵板甲。這東西,說真的,太耗錢了,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這是劉鼎率領的清淮軍最大的弱點,同時也是所有節度使軍隊的通病,遍觀南北東西,沒有哪個節度使軍隊是全部配備了盔甲的。盔甲和盾牌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沒有哪個節度使願意在這方面投入重金,同時,製作盔甲需要相當的專業技術,除了朝廷甲坊署的技術人員,民間基本沒有人懂。當初黃巢起義軍氣勢洶洶的殺入長安,將長安殺了個乾乾淨淨,甲坊署的技術人員也基本被殺光,現在偶爾發現一兩個,也都被各個節度使緊緊地捏在手中了。
事實上,在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