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包乾到戶(3),漢鼎,南海十四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小麥種花生,種完花生種馬鈴薯,種完馬鈴薯種玉米……嗯,你問我玉米是什麼東西?玉米就是……你管玉米是什麼東西,總之是糧食就行了。勤勞的人不會讓土地空著,懶惰的人也無法讓土地空著,除非他真的想餓死!再說了,他們只是獲得土地的使用權,我們是隨時都有權利收回土地的!既然有些人不要,我們就收回!”
“你在墾荒那裡列舉了很多的刺激措施,依我看,只需要一條就足夠了。誰開墾的土地就歸誰耕種,稅率和別的田地是一樣的,還不怕他們搶著去開荒?這條告示貼出去,衙門應該擔心的,就不是沒有人墾荒的問題了,而是如何防止過於墾荒。老百姓的積極性是無窮的,創造力也是無窮的,但是他們也是自私的,為了開墾一片山地,他們可能防火燒掉整個森林。衙門要做的,就是防止類似過度的事情發生,而不是擔心沒有人墾荒。”
盧觀影乾脆拿出紙筆,將劉鼎所說的,全部都記錄下來,然後慢慢的理解消化。
劉鼎曲著手指,一項一項的說道:“這個租庸調,也是非常的複雜,光是上繳的物品,就有兩百多種,不知道我們有沒有這麼多的人手來折騰?收到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我們又如何處理?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儘量縮減種類,最好控制在十種或者二十種以內,例如以稻穀、麥子、絲綢、麻布、棉布等為主要的上繳物資,這樣不但可以減輕我們的工作量,還可以適當的調整稅率……”
盧觀影有點**的說道:“不是說十稅一不能調整嗎?”
劉鼎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忍不住笑罵道:“你真是個死腦筋!還是故意來跟我摳字眼?十稅一當然是十稅一?難道某些小東西就不能十一稅一,又或者是九稅一嗎?只要大體上的稅率堅決維持在十稅一,效果就是同樣的。衙門對於生產生活的控制,就體現在稅收上,每年的開春,提前公佈今年的稅率,老百姓心裡有數,自然明白應該怎麼操作了。”
“例如,我們需要棉布,那麼可以輕微調整稅率,比如說,原來上繳棉布的規定是一畝地五匹棉布,舉個例子而已,我也不知道具體應該是多少,暫時算作是五匹吧,如果我們將稅率調整為三匹,那麼老百姓肯定會選擇棉布作為上繳物品,我們收到的棉布當然就多了,老百姓種棉花的積極性也會大大的增加。當然,我只是說個基本的原理,至於到底怎麼操作,還需要你們來細化。”
盧觀影只有聽的份,毛筆在急急忙忙的記錄著。
看到盧觀影沮喪的表情,劉鼎免不了安慰他兩句:“你制定的這些政策,不是說不好,而是出發點需要做出一點調整。人都是自私的,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否則,就要吃虧。你和時月軒都喜歡組織民眾進行集體勞動,覺得這樣幹起來更有勁,事實上,這樣的集體勞動看起來轟轟烈烈,實際上沒有什麼效果,出工不出力的人多了去了,不過是我們自己矇騙自己。”
“無論制定什麼政策,一定要考慮到,老百姓能夠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別的階層又能夠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只有大家都獲得利益,這項規定才能貫徹執行到底。如果某個政策侵犯到某個階層的利益,那必然是要遭受阻力的。我們這個政策,之所以能夠在霍山執行,就是因為霍山是一片白紙,我們可以隨意的描述。如果是在舒城,又或者是其他地區,遭受的阻力非常大。”
盧觀影晦澀的說道:“大人,屬下總是擔心,這個政策會激怒所有的地主豪強的,跟他們作對,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啊!就算是兇殘如周文岱,他也不敢跟全天下作對!從最初的楊炎、劉晏,到後來的裴度、王叔文,還有前面提到的劉允章等幾位大人,他們不知道為了限制土地兼併做出了多少的努力,最後卻落得身敗名裂,流放他鄉,實在是令人惋惜啊!”
劉鼎輕描淡寫的說道:“他們都是穿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