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小心啊,年輕人,禁區之狐胡萊,林海聽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醒來的時候,一捆捆散發著油墨香味的報紙就會被卡車一車車從印刷廠拉到報社門口,然後再交給各個網點的配送員……透過這一條條毛細血管,最終讓廣大市民們在去上班的時候順便買一份報紙,就能看到閃星終於贏球的好訊息。
他雖然是安東衛視體育頻道欄目組的記者,但他同時也給本地報紙供稿。
除了比賽戰報,他還要寫記者手札,算是一種評述性的文章。
比賽戰報早就寫好了,只是客觀複述比賽程序而已。
記者手札或者說是現場觀球日記就不一樣了,是從自己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來看待這場比賽,裡面要加入大量的主觀想法,自己是怎麼看待閃星這場勝利的,自己對閃星接下來的比賽有什麼展望和期待,對球員、教練的表現他又有什麼看法……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中每一個他都可以單獨摘出來做選題寫一篇文章,對於自身體育記者的陳建宇來說,不是什麼難事。
問題是選擇哪一個話題,這很重要。
從高鐵上到飛機上,他膝上型電腦開了關、關了開,文件上卻沒多少內容。
他一直在猶豫一件事情:
這期的主題要不要寫那個胡萊。
按理說,一個新人,聯賽首秀就取得進球,這簡直太有話題性了。寫出來肯定引起大家的關注,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況且全場唯一進球的球員你不寫,你還想寫啥?
但陳建宇卻又擔心自己這麼寫了之後,在給胡萊帶來巨大關注的同時也帶來更大的壓力。
這個十九歲的年輕球員,是否做好了準備一球成名?
在他豐富的記者生涯中,他見過不少一閃即逝的流星,他不確定胡萊是否會成為那些劃過天空的流星其中之一,短暫閃耀後就隕落消失不見。
以前每次中國足壇出現一名天才,媒體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樣,一擁而上。各種美譽就跟不要錢一樣,拼命朝著天才球員腦袋上扣。“中國足球的希望”這種形容是最常見的,似乎中國足球只要有這麼一個天才,就能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一流強隊了一樣。
在炒起球員名氣,引來更多關注目光之後。他們又開始炒作球員每一個爭議點,繼續博眼球。
至於這麼做會給球員本身帶來什麼,他們毫不在意,甚至還以“中國足球的扞衛者”自居。
炒作中國球員堪比世界球星的是他們,罵中國球員是“白斬雞”的還是他們。說某某球員是中國足球希望的是他們,罵同一個球員給中國足球丟了臉面的也是他們……
總之他們手握輿論大權,在把中國足球捧上雲端和打入地獄之間反覆橫跳,引導著球迷們的情緒,也決定了球員的生死。
當初的張清歡不就是那樣嗎?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出道之時有多麼光彩奪目,現在就有多臭名昭著……
陳建宇不想和這種媒體人同流合汙,也不願意利用自己的力量強行造星。
胡萊的聯賽首秀表演確實堪稱完美,但越是這樣陳建宇就越覺得需要謹慎一些,他可不想自己親手打造一個天才橫空出世的戲碼之後,再眼看著這個天才樓塌了。
想了想,陳建宇還是決定就寫胡萊,但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有太強的煽動性,儘量保持冷靜平和,甚至略顯冷淡,這樣的文風會讓他的文章顯得更高階一些,同時他認為這也算是對胡萊這樣年輕人的一種保護。
釐清思路之後,陳建宇運指如飛,在膝上型電腦鍵盤上敲擊起來。
當機艙廣播提醒旅客們距離下降還有半個小時,請乘客們關閉膝上型電腦等電子裝置的電源,或者將手機調至飛航模式的時候,客艙燈光也隨之調亮。
陳建宇這才在筆記本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