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金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魚水情,大唐天子李元吉,木易金豆,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顯然精神極好,正掀開車簾望著車外。
張公瑾的對面,是跪坐著朝外的小定奴,透過車簾將小腦袋伸到車外,好奇的打量著不遠處的田野,見到幾隻飛舞的蝴蝶,則是欣喜的連連伸手,似乎要隔空將蝴蝶抓在手心裡。
竇孝慈見宇文思純不理睬,遂又逗起了小定奴,小童兒的天真率直,使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下了馬車,沿著鄉間小道,李元吉下了馬車,沿著剛開鑿好的溝渠走著,一行人跟在他的身後,小定奴則是蹦蹦跳跳的追逐了一會垂涎已久的蝴蝶。
見到溝渠中已有波光粼粼,李元吉心中大喜,不禁低聲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今日以黃河、汾水為源頭,百姓田間豈能無活水!”
宇文思純微微頷首,“大王此舉可謂是利在當世,卻功在千秋,如此一來,收成或許會比往年更好,百姓也能得個安生。”
“大王體恤百姓,想來用不了多久,幷州人人安居樂業,在這亂世之中,可謂是世人嚮往之地。”
緊隨其後的張公瑾點頭符合,在齊王府當差的一個月來,他已被李元吉引為心腹,因而時常參與論事,每每都會被李元吉的眼光所折服,加之又有執行力極強的宇文思純,張公瑾絲毫不會懷疑幷州將會成為一塊天下樂土。
同時,張公瑾也覺得格外幸運,他已經加入齊王陣營,日後齊王騰達,地位自然也能水漲船高。
走了不多時,田地便出現在眾人眼前,田埂之上已有不少百姓在做些農活。
在長勢大好的莊稼地裡,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止不住的喜色,步履之間也多了幾分歡快。
一些青壯的莊稼人肩上擔著兩個水桶,在渠裡裝上水,繼而將水澆灑在寄滿全家人希望的青青粟苗上。
“怎麼還是人力挑水灌溉?”李元吉鄒起了眉頭。
“這已經不錯了,先前的河水在幾里地外,給莊稼澆水可是件累人的事情,如今幸好有大王體察百姓之苦,讓人開挖了溝渠,水已經到了田頭。”一個坐在田頭歇息的老叟笑呵呵的說道著,臉上被歲月鐫刻的滄桑溝壑間似乎也藏不住眼中的歡喜。
李元吉哈哈大笑,挨著老叟的身邊蹲下,“老丈,你家的田地如何來澆水?”
“老朽有田三畝,擔水一日便能澆灌個遍,可比以往三五日輕鬆多了。”老人一邊應道,一遍擺著衣襟擦拭額頭上的汗珠,春風拂面,時節並非炎熱之時,但是挑水勞作,依舊是個體力活。
“怎的老丈你來擔水,為何不見家中年前子嗣?”
聞言,老叟申請略微暗淡了幾分,嘆了口氣緩緩地道,“老朽本是有三個男兒,大郎前兩年被山匪殺了,二郎前幾個月打突厥人的時候丟了性命。”
說話間,老叟話語中滿是哀傷。
李元吉則是心中滿是愧疚,不知如何開口,正是因為他剿匪不力,攻打劉武周,才使得老人連喪兩子。
而這種事情或許發生在幷州城內眾多百姓身上。
或許是察覺到了李元吉的沉默,老叟卻笑了,“小郎君,看你模樣是個富貴之家,可是老朽卻一點都不欽羨於你,我那兒郎雖說丟了性命,可是鄉里之間都知他們是個保家衛國的人,大王在晉陽城設了忠義祠,二郎的名字可是刻了上去,我那老三可是親眼見了,他受了大王和全城百姓的跪拜,香火旺得很,可是比老頭子我快活多了。”
這話老叟說得喜笑顏開,但是李元吉與身後眾人都聽得心裡更加酸楚。
聽及老叟提及其第三子,竇孝慈不禁出言問道,“老丈,三郎是在晉陽城裡?”
老叟笑的越發開心了,似乎三郎是他心中引以為傲之人,“二郎戰死後,三郎便去晉陽投靠了大王的營帳,那小子也爭氣,在淮陽王手下的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