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吼吼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章 若不好辦就別辦,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喲吼吼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這一代,也算是經歷五朝榮華富貴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臣,謹記。”

金濂起身,彎腰再禮。

剩下的事情便不用多說了,朱祁鈺要約束皇族,這些外戚也是。

金濂出了王府,並沒有馬上回衙門。

這才離開京城月餘,他發現京城又變了一番模樣。

不止西城繁華,其他地方也開始興起。

坐在馬車內,掀開一角窗簾,看著過往行人露出的笑臉,兵馬司的差役在大道上巡邏。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治安好的關係,金濂看到不少女性走上了街頭,

在正統年間,乃至往前,這都是金濂不曾看過的景象。

耳邊傳來年幼孩童的打鬧聲,讓金濂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當初是為何而讀書識字。

只不過在朝堂的大染缸裡泡久了,做起事情變得畏畏縮縮。

放下窗簾,金濂不再去看外面。

再怎麼看也只是表象,現在朝堂像他這樣的存在還有很多,只是他心裡希望,這樣的場景能夠持續下去。

因為製衣坊大量僱傭女工的關係。

擁有了勞動價值後的女性,本身就可以建立自信。

金濂所看到的婦女,多是如此。

有了收入能夠養活一家老小,這些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當然,這僅僅是一小部分而已,也只是和京城其他婦女相比較起來的感觀。

陳凝香與于謙談妥之後,製衣坊也開始擴大其規模。

現在已經不需要承諾什麼讓孩子入學的條件了,光是收入,就足夠吸引一大批人。

而且,京城治安的良好,也讓這些人家放心女子單獨外出上工。

但製衣坊的產力終究是有限的,在各地商會成立之後,于謙又向其他一些商會丟擲了橄欖枝。

只不過他們需要對比數量、價格和質量。

眾多因素的刺激之下,才有京城如今的這番景象,缺一不可。

之後的廠區,朱祁鈺想要將其移到城外去,以廠為點,其輻射區域都會得到發展,一旦有了發展的契機,朝廷就會順理成章的建立各種相應部門。

依照對商會的扶持,便是如此。

所以,在金濂離開之後,朱祁鈺就前往外城,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地方。

阜成門。

城門之外,便有大明第一座水泥廠。

從一個應急小廠擴大規模到如今,已經擁有了上百的工人。

在其旁邊,還有一座磚窯廠,都是沿著護城河而建的。

而阜成門外,也因此變成了城外之城,彙集了大量的外來人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