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三個時辰,垃圾食品援助蜀漢,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看完了石苞寫給王欣的書信後,性格有些多疑的張志雖然多少也有一些擔心,但很快就冷笑說道:“就算是真的又如何?你們沉得住氣,我更沉得住氣,和我比糧草消耗,我能拼到你們的孫子輩!南鄭我圍定了,看我們誰先沉不住氣!”
就這樣,相當荒唐的一幕出現,漢軍遠離本土沒有糧道,包圍著敵人的堅城卻吃飽喝足,天天開篝火晚會振奮軍心,精力充沛得無處發洩。而晉軍在本土作戰,距離糧倉近在咫尺,卻反倒陷入了缺糧危機,不得不下令節約糧食,再也不敢隨意犒賞士卒鼓舞士氣。
這一情況還迅速更加惡化,首先是在漢軍使者的勸說利誘之下,晉軍的褒中縣令熊岸貪圖張志的鉅額賞賜選擇了易幟投降,幫著漢軍切斷了晉軍與關中聯絡距離最近的褒斜道,也為他本人換來了貪汙受賄幾輩都聚斂不到的錢財和漢軍的人身安全保護。其次是隨著司馬亮和胡奮兩支晉軍隊伍的先後撤回,晉軍的糧草不足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以至於就算是把陽安關和白水等地的糧食全部運來,晉軍也絕無可能支撐上四十天時間。
晉軍方面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分歧之中,在三支軍隊會合後的軍事會議上,司馬亮、胡奮和石苞三人爭論不休,沒有吃過虧上過當的胡奮覺得漢軍絕不可能耗得過自軍,主張任由漢軍圍城;司馬亮採納王濬的建議,主張透過陳倉道運糧補給,做好與漢軍長期對峙的準備;老驥伏櫪的石苞則主張三軍聯手,和漢軍打一場決戰,用武力疏通糧道。
爭論的結果是三方各讓一步,三支軍隊聯手到了南鄭西面的四十里外立營,深溝高壘與漢軍遙遙對峙,同時從關中調運糧草補給前線,一邊與漢軍比拼糧草消耗,一邊適當牽制一下漢軍,防範漢軍心無旁騖的全力攻城,多少為南鄭守軍分擔一些壓力。
按照如此發展下去,那麼不消說,必須透過秦嶺山路補給的晉軍肯定會象當年的曹老大一樣,被漢軍利用糧草問題活生生耗垮,然而張志卻歷來就不喜歡透過這種戰術打仗,所以在收到晉軍在西面四十里外立營的訊息後,張志馬上就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向漢軍眾將說明情況,然後分析局勢道:
“現在局勢很明顯,賊軍那邊肯定已經察覺到我們可以不靠補給長期作戰,只是不清楚具體情況,不明白我們的糧食究竟能夠堅持多久,所以才選擇和我們遠隔四十里對峙。晉賊這樣的選擇雖然對我們有利,但是這麼一來,這場戰事肯定會曠日持久,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事,我們最好的辦法應該是設法打破僵局,先把南鄭守軍和賊軍主力其中一方吃掉,這樣就能奠定勝勢,確保我軍獲勝。”
說完了這番話,張志又補充了一句,“尤其是我們的後方還有東吳這個隱患,誰也不敢保證這幫反覆無常的狗賊突然又往我們背後捅上一刀,所以我們更得想辦法速戰速決,千萬不能過於浪費時間。”
漢軍文武紛紛點頭,然後由爨谷問道:“後將軍,那你打算如何打破僵局?先吃掉那一方?”
“賊軍主力不可能。”張志首先排除了司馬亮統領的晉軍主力,說道:“賊軍主力剛剛立營馬上就深溝高壘,擺明了是想避免決戰,我們即主動出擊,他們也肯定會堅守不戰,我們的兵力本來就有限,強行進攻,肯定很難成功。所以惟一的辦法,應該是拿下南鄭,殲滅守軍,奪取晉賊的糧倉,然後再從容應對賊軍主力。”
“後將軍,那你打算怎麼打?”趙全問,又說道:“還有,如何防範賊軍救援南鄭?四十里路程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賊軍倘若及時出兵的話,還是有可能會對我們攻城軍隊形成威脅的。”
“我算過時間。”張志答道:“賊軍的斥候發現我們出兵攻城,最少得用半個時辰以上的時間才能把訊息快馬送到賊軍營地,晉賊領取武器乾糧集結兵馬,也得花小半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