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頁,食全食美,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雁行又就近招了四個本地姑娘,只在白日做活,晚間各自家去。
兩個跟著紅果和秀兒學賣成品滷味、蛋撻、煮粉、煮水餃,兩個在大堂招呼,傳菜收錢。
都是熟能生巧,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兒,最多兩天就上手了。
人手足夠,師雁行就把煮滷味的活兒也下放到紅果和秀兒手裡。
滷料粉包都是現成的,單純「煮」這個過程並不難,只要控制好時間和火候就成。
練熟了,還能抽空來幫師雁行打下手,很不錯。
胡三娘子帶一個買來的女孩子在後院搗奶。
市面上雖有賣黃油的,但這法子一般人不知道,更別提打發蛋白、做奶油之類的,都屬於商業機密,不是自家人不放心。
如今有了基礎工具,再做起來就不那麼艱難了。
暫定以後白天郭苗和師雁行去店裡,前者負責管理那些女孩子們,後者掌勺並管理郭苗。
適當放權並進行了任務劃分之後,師雁行壓力驟減,日常前頭已經不需要自己出面了。
從來到大祿朝到現在,前後大半年,她總算成功實現了從打工人到真正小老闆的階級跨越!
值了!
江茴留守新租的二進小院,日間帶著剩下的四個女孩子磨滷料粉包。
如今師家滷味共有四家加盟商,青山鎮的陸家酒樓和王桃,以及來到五公縣後新加入的兩戶。也是周邊小鎮,暫時每個鎮上只一家。
每半月供應一次料包,自家店裡還要用,量已經很大了。
滷料粉包以前是,現在是,並且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將是師家餐飲的大殺器,配方必須保密。
而監督磨滷料粉這種事,除了江茴,師雁行誰也信不過。
沒有現代化機械流水線,工人勢必會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如何保密成了重中之重。
師雁行用的還是之前的法子:
幾十種香料,每次研磨的數量都不一樣,有時桂皮多,有時茴香多,有時又是豆蔻最重。
因她家店裡如今做菜、包包子、包餃子、煮燒肉等也都要用到各色大料,時不時再炒個火鍋底料、燻個香腸,消耗不一。
這麼一干擾,外人也就沒辦法單純從數量上推斷配比。
磨好的大料粉由江茴監督,分門別類裝好,只等師雁行晚上回來,親自配。
配好的滷料粉完美融合在一處,任誰看都只是深棕色的細顆粒,哪怕大羅神仙來了也別想分出來誰是誰。
現在出的量多了,再用小紙包不現實,於是她就訂了好些密封性極好的瓷壇,每壇五斤,裝好用以油蠟、油紙、泥巴三層密封,高度防水防潮。
只要不開啟,放幾個月都沒問題。
經過實際驗證之後,滷料交接的頻率從半月一次降到一月,各加盟商都大大減少了往返奔波之苦,成本和風險也隨之降低,很是歡喜。
總結下來,師雁行名下現有師家好味和小作坊兩處產業,外加下頭四處加盟商,是名副其實的師掌櫃了。
不管是師家好味還是小作坊,只要是上工時間,師雁行都堅持讓大家穿經典的紅配橙工作服,頭戴同色頭巾,臉上捂著口罩。
可能國人血脈裡就流淌著強迫症,眾食客見店員們著裝整齊,舉止有度,都打從心底裡覺得舒坦,吃著也放心,閒談時少不得拿來說一說。
時間一長,這種配色和顯眼的「師家好味」花體字招牌儼然成了縣城內靚麗的風景線,大家只要瞧見了,就能脫口喊出店名。
就連那四家加盟商,師雁行也在送滷料粉時免費贈送工作服若干,鼓勵他們穿戴。
在這個年月,尋常人家新衣難得,這工作服顏色鮮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