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頁,食全食美,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朋友的手死死抓著師雁行的衣服。
江茴稍顯尷尬。
「沒事。」師雁行倒不討厭這種感覺。
況且到底佔了這副身體,讓她能有重新來過的機會,順帶著幫忙照顧下原主的家人,也算分內之事。
說起來,長女師雁行,乳名颯颯,次女師魚陣,乳名淙淙。
颯颯,大雁凌空之態;
淙淙,遊魚擊水之姿。
兩個名字皆有張揚大氣、自由高遠之感,與周圍幾個村落的女孩兒們「丫」「娘」「香」胡亂湊合的名字,十分格格不入。
而她們的父親不過是尋常農夫,大字不識幾個。
名字都是江茴取的。
江茴讀過書,甚至私下還為長女啟蒙……昨天與自己交談時,說話也頗有條理。
在師雁行的記憶中,江茴的孃家人似乎根本不存在,而本村和周遭幾個村鎮中也鮮有姓江的。
她絕不會是尋常農婦。
思及此處,師雁行又飛快地打量江茴幾眼,發現了更多昨天沒來得及注意的細節:
她的體態輕盈,脊背挺直,哪怕多年勞作讓她的雙手和麵頰變得粗糙,也不難推斷出,此人以前一定接受過長期且嚴苛的教導。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一位出身絕對不低的女郎,為何要孤身來此窮鄉僻壤之地,嫁給一個平平無奇的木匠?
不等師雁行想出個所以然,魚陣就揉著眼睛醒來。
小姑娘睡得口水都流出來,小臉兒紅撲撲,因為瘦而顯得格外大的眼睛中滿是朦朧睡意。
她懵了會兒,「介介!」
師雁行:「……」
她神色古怪地戳了戳小朋友軟乎乎的腮幫子,忍笑道:「再叫一聲?」
魚陣乖乖道:「介介!」
師雁行哈哈大笑。
這怎麼還是個天津腔!
江茴和魚陣都被她笑得滿頭霧水。
後者雖不清楚她在笑什麼,但也傻乎乎跟著笑起來,露出滿口小奶牙。
睡了一覺,好像身體和靈魂融合得更完美,師雁行沒有再像昨天那樣頭暈目眩,於是決定下去走走。
秋日早晚雖已頗有涼意,但日照時間還算長。
太陽一出,屋裡反倒比外面冷。
師雁行慢慢走出來,抬頭迎接穿越後的第一縷陽光,腿邊還跟著個抓著她衣角的魚陣。
見姐姐眯起眼睛看太陽,魚陣遲疑了下,也學著做。
唔,刺眼!
師雁行低頭,見狀輕笑出聲。
這小姑娘反應好像比尋常孩童慢些,呆萌呆萌的。
這是一座北方農村很常見的三合院,正南開門,南側靠牆是牲口棚、柴火棚和旱廁。
原本那裡有一頭牛,可惜兩年前這家的男主人生病,漸漸地銀錢短缺,就給賣掉了。
如今僅剩一隻公雞和三隻母雞。
清早師雁行被吵醒,這隻公雞功不可沒。
東廂房放置農具並各色雜物,西廂和正房之間搭著廚房,順帶著也做儲藏糧米之用。
院子裡種著兩株高大的柿子樹和一棵石榴樹,取「柿柿如意」「多子多福」的好意頭,都是北地常見的家養樹木。
此時柿子樹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果實,想必再過一段時間,就能吃到甜甜的柿子了。
三面牆和院中空地搭了許多架子,上面爬滿了各色藤蔓蔬菜,靠牆還有兩隆蘿蔔白菜。
若不是還有這些自家種的菜蔬,只怕娘兒仨也撐不下來。
房體用泥巴和草晾曬成土坯搭建,材料隨處可見,造價低廉,是北方非常常見的建築模式。
男主人生前曾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