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破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頁,朕真也想做明君,照破山河,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很多人看來,蕭岫就是個朽木不可雕的紈絝子弟。
趙嘉面色稍霽。
秀長的手指輕輕轉動護甲,趙嘉淡淡說了句,「受制於人,有何意趣?」
蕭岫驟地抬眼,眸中震驚壓抑不住。
趙嘉道:「哀家聽聞,新政至此還未完?」
蕭岫似乎被趙嘉那句飽含深意的話驚到了,半晌之後才回答,「兒臣無能,皇兄亦不十分信賴兒臣,只知道之後仍有詔令,卻不知內容。」
女子繪著精美無比的妝容的眼眸微眯,「那就再等等。」
等蕭嶺,人心儘是的那天。
蕭岫因為震恐,跪坐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趙嘉看了眼蕭岫,嘲諷般地嗤笑一聲。
出乎趙嘉預料的是,她所謂的蕭嶺人心盡失的時機並沒有等太久。
因為在五日後,又一道政令出御書房。
這道政令與前面幾道截然不同,卻足以在朝中地方掀起軒然大波。
這是一道改變稅制的詔令:改人口稅為土地稅。
在蕭嶺主政之前的,晉朝的稅目繁多,且主要以農業稅為主。
按人丁交稅,戶中每多一人,則多出一人的稅,不論土地多寡。
而少地家中人口卻不少的普通百姓,會將土地寄在當地豪族名下,再給豪族比交給官方少的錢。
而良田連千頃的豪族世家則只需要按家中在籍的人□□稅,這個人口,並不是指家中所有人,而只包括主人,並不包括僕役等人,也就是說,一個佔地千頃,登記在冊只有百餘人的家族,與沒有任何土地的一百人所繳納是稅銀是相同的。
改人口稅為土地稅,便可做到有地交稅,無地不交,名下田土越多,則繳納稅銀越多。
從百姓的角度講,土地稅無疑給他們極大地減輕了負擔。
而從田連阡陌的豪族角度講,制定這個政策的人簡直該死!
士人官員的反應則沒那麼大,因為首先,蕭嶺前期的政策更偏向於士人,打擊世族,他們先前得利,本就對蕭嶺這位陛下很有好感,其次,他們並未太多田土。
晉朝律法,官員每月俸祿包括餉銀、糧米、筆墨雜用等,列土封疆,那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所以對於這個政令,於他們多是秋毫無犯,相反,因為出身不高,家中亦無甚土地,這樣做,亦幫助了他們同族親眷減輕了負擔。
並且朝廷根據土地所持有的數量,分為四等。
一百二十頃以下,稅銀不變。
而隨著土地數目的增加,稅銀也在增加。
第二道政令,在國庫追收欠款與整治貪官,銀錢歸國庫這項政令實施數月之後,與稅制改革的政令同時發出。
這道政令極大地提升了官員的俸祿,並且在官員致仕後,只要在任期間不曾犯錯,不是因罪乞骸骨,都根據品級不同如月俸一般每月由朝廷再發銀兩糧米,只是不如在職時那樣多。
這道政令引得官場振奮。
畢竟,稍有良知都認為,能合法地增加俸祿,總比先前想方設法受賄,最後被弄進照夜府和刑部大獄好得多。
不同與士人官員的欣喜,今日,自蕭嶺實施新政以來受盡了打擊的世族簡直忍無可忍。
趙府內,氣氛壓抑非常。
一容貌清正微須的男子端著茶,茶香四溢,他卻毫無品茶的心情。
「陛下種種舉動,實在,咄咄逼人。」他道。
趙譽抬眼。
旁邊一人輕笑了下,「陛下為君,我等皆是臣下,君上要做什麼,自然是從心所欲,何來咄咄逼人?」
那男人面色沉下,「褚大人還能說笑,想來此事對大人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