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破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頁,朕真也想做明君,照破山河,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叫人想攀折,叫人屏息,更叫人震恐。
沒讓人放鬆下來,心砰砰狂跳,彷彿要跳出胸膛。
應防心也緊繃著。
先前鳳祈年為他說過話,從這點來講,他並不希望鳳祈年出事。
悄悄抬眼望君王,一身冷汗,耳朵卻悄悄地紅了。
「鳳尚書起來回話,朕無怪罪之意。」蕭嶺唇角笑意更濃,「方才不過隨口一問,嚇到尚書,倒是朕之過了。」
鳳祈年起身,亦笑,「是臣膽量太小,惶恐太過,讓陛下與諸位同僚見笑。」
除了他倆誰還笑得出來?
哦,和鳳祈年有過的倒笑得出,可惜不能笑。
鳳祈年在朝堂之上一貫八面玲瓏,少有這般狼狽的時候。
鳳祈年在等,等皇帝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很可能,是最後一個機會。
舒舟輕若有所思地看了鳳祈年一眼。
蕭嶺一笑,道:「倒將正事忘了。」
鳳祈年在心裡斟酌了數遍的話脫口而出,「陛下,臣以為,只在世家子弟中擇選,或許仍不夠齊備,方才舒尚書也說,除卻地方,朝中也乏幹吏能臣。」他揣摩著皇帝的用意,「不若,開恩科如何?」
朝廷加恩,今年多一次考試機會。
蕭嶺眼中浮現出星點笑意。
是讚許,但不是滿意。
鳳祈年看著皇帝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說對了,暗自呼了一口氣,面上仍舊笑容洋溢,輕鬆閒適。
好像剛才皇帝真和他開了個玩笑一般。
話音剛落,立時有官員跳出來道:「南地水患初定,朝廷即便加開恩科,此處的學子亦難抵京城,臣以為,民不患寡患不均,此時開恩科,恐令當地學子生出怨懟之心。」
蕭嶺不認識這人是誰,但聽說話內容也知道站在哪一邊。
此言一出,便被反駁,「恩科是陛下格外加恩,倘因受恩比旁人少便心生怨懟,臣以為,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舉子即便才高八斗亦用不得,用了反成禍害,不配領受君恩!」
有人則道:「恩科恩科,朝廷無可慶賀之事,為何要開恩科?」
「陛下主政,即是天大的可慶之事,有何不可開恩科?」
殿中竊竊私語,群臣各有想法。
蕭嶺目光落在趙譽身上,笑問道:「舅舅以為呢?」
舅舅?
這個親密的稱呼自從皇帝開始上朝,還是第一次出現在蕭嶺口中。
眾臣揣摩著這個稱呼是否是皇帝與國舅和解的訊息。
宗親勛貴群中站著蕭岫忍不住笑了一下,但不知想到了什麼,笑容馬上收斂了。
趙譽回答:「臣以為,鳳尚書與舒尚書兩位尚書皆言之有理。」
「舅舅的意思是,二者宜並行?」
趙譽道:「臣覺得二者都很好,無論捨棄哪一個都很可惜,倘若處事官員齊備,諸事皆有章程,皆行之,自然更好。」
可前提是,處事官員齊備,諸事皆有章程。
擺在蕭嶺眼前的問題就是,沒有那麼多人可用。
倘如鳳祈年所言開恩科,最快也要有半年,才能看到成效。
擇選世家子,則要快得多。
「舅舅所言甚是,」蕭嶺輕嘆一聲,很是苦惱的樣子,「如以往那般開恩科,耗時太久。」
鳳祈年心下一驚。
難道他猜錯了皇帝的打算?
皇帝望著不動聲色,儼然勝券在握的、他的丞相舅舅,露出了個笑,「便令京畿與路程不遠,即可能到京的學子來京參會試,一個月後,另行殿試。」
此言一出,英元宮一片寂靜,而後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