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破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頁,朕真也想做明君,照破山河,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青色袍服的官員大步上前,至玉階下下拜,得應允後方起身,仰面看皇帝,卻沒有直接與帝王對視,「臣有本奏,臣想問,南地水患嚴重,不知朝廷何日可撥款賑災?」

離得這樣近,他們才看清,那青色袍服的小官是個年輕人,年輕的在這些重臣之中,幾乎到了稚氣的程度。

因為站的太遠官階太低,無人迎奉,天忽降大雨,他袍服下拜還都是濕的。

站在最前,卻一直非常安靜的丞相向那官員遞去了一道目光,但不過一息,便收了回來。

一個年輕的、稚嫩的、形容近乎狼狽的小官。

敢在這時候開口,他看起來並不是什麼膽色外露的人,樣貌文秀至極,是個很符合人想像的書生樣子。

冕旒輕撞,皇帝動了。

那青衣官員心口狂跳,他不是不害怕,他不是不知道皇帝的聲名,然而天災慘烈,所到之處唯能用民不聊生來形容,他既然食朝廷的俸祿,當分朝廷的憂患。

哪怕,皇帝可能並不需要。

「繼續講。」

那皇帝的聲音響起。

那官員深吸一口氣,繼續道:「此次水患,波及西南、東南兩地十一郡,其中有七郡受害較輕,當地官員已自行解決,還有四郡受害嚴重,大雨曠日持久,水患所至之處民房俱被沖毀,民無果脯之食,立錐之地,受災者約有數十萬,久不安置,恐……」他咬了咬牙,終究說了出來,「恐激民變!」

此言既出,英元宮內一片譁然。

他們不是不知道,相反,他們早就知道。

能讓一個五品小官知曉的實情 ,若他們不清楚,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先前不是沒有奏摺上報,皇帝不悅,上奏的人輕者被貶官,重者遭流放,死在半路,有血淋淋的前車之鑑在,他們上奏之前都得掂量掂量自己命夠不夠硬。

從今年災情開始,便有人上報,奉詔殿留中不發,奉詔殿的意思,就等同於皇帝的意思,誰敢再去觸怒皇帝?

耿懷安忍了又忍,低呵道:「危言聳聽!」

皇帝身體略前傾了些,他語氣仍是沉的、淡的,彷彿並沒有因為前者描述的慘狀而有所動容,「耿尚書,你說。」

耿懷安得了開口機會,當即回答:「臣,臣已命人著手處置,陛下,南地水患年年都有,已是司空見慣,範圍也不大,各地郡守已自行處理妥當,這位郎官的話未免言過其實了,臣看有天災是假,想借著天災陛下仁德賑災盤剝銀錢是真,況且,我朝四境安寧,百姓在陛下治下安居樂業,怎會因為一點點天災便起民變,便是有,也是逆臣賊子藉機生事罷了!」

那官員肩膀陡地一顫,卻不是因為懼,而是怒。

怒怎麼會有人顛倒是非黑白至此,怒怎麼會有人能這般視人命如草芥。

看了半日熱鬧的寧明德慢慢開口,「賑災,也是需要銀兩的,國庫吃緊,朝臣共知。」

那官員到底年紀小,閱歷也淺的很,根本沒意識到寧明德這話是再給他挖坑,回道:「先前如耿大人所言,不像是沒有銀錢。」

寧明德冷笑,道:「原來是將主意打到了陛下這,」他偏頭,逼視那青年,「國庫所餘銀錢是為修歸鶴園,倘耽擱工期,影響陛下興致,你有幾顆腦袋夠砍?」

蕭嶺坐在上面,望著這一切宛如在看一場荒誕至極的夢境。

修園林竟能與幾十萬人的身家性命相提並論,金石土木居然重過人命,盡天下養,以娛一人歡心。

這是蕭嶺第一次,對他皇帝的身份有了無比深刻的認知。

他一行一止,是真的,可以決定天下興亡。

青衣官員悚然一驚,這才反應過來寧明德話中的陷阱,他發覺皇帝視線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蟲族之隨遇而安

蟲子吃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