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凌晨四點海棠未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影視:從狂飆開始走向巔峰,凌晨四點海棠未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十年前,高啟強是個在菜場賣魚的小商販,唯唯諾諾,老實本分,被人欺負也沒有反抗的能力。
二十年後,高啟強搖身一變成了強盛集團的老總,成了京海黑惡勢力的首腦,笑容看上去依然和氣,卻不怒自威。
他又經歷了什麼呢?
有變化的角色,背後有好故事,角色被好故事托起來,就有了深度,有了魅力。
當然,劇集不能只有大綱,需要一場一場的戲實現創作者的想法,《狂飆》拍角色的變化,拍得很見功力。
這裡說一場有意思的戲。
拍高啟強的變化,《狂飆》沒有簡單粗暴地用很直觀的戲碼展現,而是很有技巧地用了側寫。
當我們看完二十年前的高啟強被菜場的地頭蛇小龍欺負之後,二十年後,一轉眼,小龍成了高啟強的小弟。
那如何透過這個點來展現高啟強有多壞呢?
他一臉和善,和三叔公一起吃飯,三叔公聊天說起有一個叫做刀哥的人物惡名遠揚,話音剛落,就聽到有人呼喊刀哥的名字,原來刀哥就是高啟強身邊的小龍,三叔公立馬噤聲。
變化的結果,勾著觀眾繼續追劇,變化的過程,更讓人入迷。
高啟強的變化,是一步一步地沉淪,是被逼無奈,也是慾壑難填,是一錯再錯,也是野心作祟。
起初,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他性格中的狡黠。利用和安欣這個警察本不值一提的交情,他給自己贏得了在菜場生存的權利,靠著膽識和智慧,他也能夠在灰色的世界裡如魚得水。
但這些,不足以讓他成為後來的高啟強。
最關鍵的節點,是一場意外,讓他和徐江的兒子徐雷的死亡扯上了關係。
一開始,他驚慌失措,但當他意識到自己沒有回頭路了的時候,他流了一滴淚。
流淚,是告別過去的自己。
這個角色,因為這滴淚就立了起來。
高啟強當然是反面角色,我們不能用“喜歡”這樣的詞來表達對他的觀感,但這個角色的確能讓人產生十足的好奇,他被塑造得足夠豐滿,足夠立體。
二十年前,徐江已經查明小龍兄弟倆和徐雷之死有關,而高啟強如何化解危機,就成為了戲劇衝突的核心。
從劇中二十年後高啟強吃飯時對著空氣和弟弟說話我們可以知道,高啟強的弟弟在二十年中已經離世,那麼,會不會是徐江的復仇造成了更大的悲劇,而更大的悲劇促成了高啟強徹底的黑化呢?
安欣那條線也是一樣。
安欣的背景,是解讀這個人物的關鍵。二十年前,孟德海和安長林大家都曉得了,那可不是一般人。
安欣是這兩個人看著長大的孩子,二十年前就被所有人理所應當地覺得前途無限光明,但為什麼二十年之後,他卻晉升緩慢,狀態如此頹靡?
當我們看到這裡不難猜到孟德海和安長林也被複雜的人事關係所困擾,具體是什麼,還要等看到後面的劇情才能揭曉。
至於那場安欣作為臥底差點付出生命的圍捕,竟然以失敗告終,意味著什麼,觀眾心裡也都清楚。
簡單來說,安欣變得和周遭格格不入了。
他一門心思辦案,追求正義追求公理,但有人站在他背後,為了權錢把他交易。
二十年裡,他一定灰心過,失望過,頭髮都白了,說話都變得謹慎了,但依然有著他想要堅守的事情。
這樣的角色,也是英雄,不是臉譜化的英雄,而是有人味兒有弧光的英雄。
這樣的英雄,一旦再一次迸發出光彩,會格外耀眼,熠熠生輝。
我很期待看到他重新入局,讓真相大白,讓青天重現。
塑造出安欣和高啟強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