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臥底阿盛……
凌晨四點海棠未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臥底阿盛……,影視:從狂飆開始走向巔峰,凌晨四點海棠未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手的位置鑽,這就很尷尬了。
因為老哥高啟強這樣的梟雄是不需要一個實權二把手的,他需要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像陳書婷一樣穩定又服從的大後方定海針,一種是隨時可以丟擲去頂罪的打手,比如唐家兄弟和老默。
而老哥高啟強兩樣都不佔,他主見太強,又不能當成替罪羊被推出去。高家並不是依靠自己發家,而是依靠陳書婷接手了白江波的人手和徐江的地盤,以及陳書婷的人脈,陳泰女兒的名頭才起步,因此現階段,高氏集團大後方二把手的位置只能是陳書婷的,這是最穩妥的,也是唯一服眾的模式。
李宏偉進了醫院,是陳書婷負責排程醫院的訊息,這件事證明陳書婷在京海的脈絡比兩兄弟要深得多。而且,別看高啟強自嘲自己是妻管嚴,實際上高家的重大決定都是高啟強的一言堂。
雖然平時過日子兩個人有分歧,但在重大的決定上,陳書婷都是跟著高啟強走的,即使有不滿和不解,她也會先聽從高啟強的處理,等高啟強把事情穩定了,再和高啟強商量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即使最後一拍兩散,陳書婷也會把影響降到最小。
高家出事,陳書婷雖然不喜歡殺人,也會準備好茶水讓他們商量對策,在後方穩定軍心。她不想去港島,但還是帶著高曉晨和黃瑤走了。高曉晨出事,也是她及時擺平。
就算和高啟強離婚,也儘量把事情辦得體面。這一切都證明相比阿盛,陳書婷才是個成熟的獨立的人。她的情緒更穩定,人脈更發達,處事更圓滑,這對高家的發展是很有利的,一個家族在起步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分裂和分歧,狂飆的高啟強不需要別人的意見,他需要的是穩定。
但阿盛做不到穩定。他和陳書婷相反,看似很聽哥哥的話,但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很有主意。高啟強讓他找穩定的工作,他開了小靈通店。
高啟強讓他不要販毒,他還幹。高啟強讓他走,他又偷偷跑回來了。高啟強讓老默獨自處理,他非要跟著去。他是好弟弟,高啟強也是好哥哥,兩個人的兄弟情不可置疑。但這些事情都證明,他們倆是真的不適合在一起做生意,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一點點分裂也會造成不可預測的結果,《教父》就是血淋淋的教訓。阿盛如果進入強盛集團,高啟強都不知道怎麼對待他。
“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可阿盛不是小人是親弟弟。
高啟強需要的是服從和聽話的下屬,能為他死,又隨手可拋棄。
阿盛呢,他是高啟強不能犧牲的人,偏偏仗著哥哥和智商到處作死。就以他一手帶動的販毒產業鏈來說吧,這條產業鏈看似龐大,實則處處是破綻,而且但凡露一點低就是死路一條,而且他的死暴露了一件事情就是阿盛混了這麼多年,還是沒有自己的核心人手,他的產業鏈還是依託哥哥高啟強的人脈,這等於綁死了高啟強,給高啟強埋了一顆地雷。
這種產業的不成熟反應出他在心智上的不成熟。他太愛哥哥愛這個家了,他不能接受離開這個家庭,離開哥哥,他想要在家庭中施展才華,但是老哥高啟強實際上不需要他幫忙,他又不願意獨立,最後變成了悲劇。
所以說,劇中的阿盛一直處於一種未完成的狀態裡,從來沒有真正的長大。
人在童年時期的遭遇是很重要的。過多的壓抑疊加起來,會轉為無休止的內耗。
而阿盛的性格和外在一樣,是纖弱的、單薄的,從而是把重壓吞噬下去,從不吐露的。
一個人的身體成長了,但是精神的成長還是停滯不前的。這種精神的成長,不是指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手段或者學養智慧,這裡指的是情感,基於自我認知的對於情感的需求。
他對於自己兄長的情感很複雜。
一般人長大的標識是,逐漸走出原生家庭,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