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不喜歡也不討厭
凌晨四點海棠未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不喜歡也不討厭,影視:從狂飆開始走向巔峰,凌晨四點海棠未眠,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厭他的人也只能說他老丈厲害然後才能有立足點罵他,哪怕不去分析,不是對祁同偉有過度共情很難做到對他有很大惡感,他就是個標準符號化的正義男主,你從劇內劇情分析根本無懈可擊。
安欣這個角色就經不起琢磨,他不是一個阿sir的符號,他是個純粹的工具人,所以越琢磨越覺得坑爹,劇裡全靠演員演技救才讓這個人看起來不那麼討厭,但你真分析角色和劇情的時候不可能像看劇時那樣投入感情,但凡跳出來一分析這角色全是坑。
還是那句話,安欣不討喜這事最該反省的是導演跟編劇,還得是張譯救了角色,討厭安欣的人只會更多,你再怎麼拿三觀壓人也沒用。
說白了就是咱們看劇就說劇情,安欣的人物就是讓人喜歡不起來。因為人物塑造失敗。
安欣這個角色,一開始是往個人英雄主義的路子上去靠的。但是這個電影的主旨卻是現實題材的集體主義。
打掉黑惡勢力靠的是上一級部門,也就是高一級的黨組織。靠的是更大的白勢力,壓倒了黑勢力。
劇情主旨的正義是組織的正義,是程式的正義。真實的阿sir的正義也是程序正義,靠組織靠紀律靠程式維護秩序。
個人英雄主義的正義不是程序正義,是絕對正義。
看漫畫《蝙蝠俠》就比較好理解這一點。戈登,不單要抓罪犯,也要抓蝙蝠俠。戈登就是程序正義,維護的是秩序的正義,他必須是嚴守規則的人。而蝙蝠俠就是絕對正義,有時候和法律是衝突的。
安欣前期很多事做的是挺莽的。他這種根本就不是集體的正義,很多看過這個劇的阿sir也是同樣的感覺,對他也很無感就是這個原因。
而高啟強就不一樣,他這個人物和劇裡的主旨是吻合的。所以這個人立體而且真實。
大家不是看不了個人英雄的劇,個人英雄有個人英雄的拍法。你就憑自己的力量,消滅邪惡。阿sir永遠在戰鬥結束之後再來。別管真不真,看的爽就行了。就像《颶風營救》一樣,打擊罪犯就靠老大爺一個人。所有人都幫不上忙,甚至連阿sir都是壞人。主角就是能憑自己一人之力解決問題。
個人英雄的電影,就是要靠個人去維護絕對正義。並且最終實現了絕對正義。
但是《狂飆》裡的安欣的個人英雄主義,就尷尬的要命。除了害死身邊的人之外,他是什麼壞人也沒解決。無論是程序正義還是絕對正義他都沒實現。
徐江是被陳泰坑,又被趙立冬放棄害死的。陳泰是被高啟強幹掉的。蔣天是被高啟強逼死的。
後期剷除高啟強一夥,那是上面的事和他的個人英雄主義沒半點關係。他最終是作為一員干將,消滅黑惡勢力的。
你說他不守紀律的個人英雄,害死了朋友,放棄了戀人。最後什麼問題也沒解決。這不就是個笑話嘛。
安欣讓人想起了電影《迷霧》裡面的那個男主角。
怪物襲擊了小鎮。本來大家躲在超市裡面沒什麼危險了。主角非要帶著包括自己的孩子在內的五個人開車逃亡。結果逃亡到半路,車沒油了。主角為了不讓大家受苦,開槍幫車裡的人自殺了。然後大義凜然的走下車,等待怪物把自己吃了。看起來很悲壯吧。
結果救援的人來了,把怪物都驅散了。躲在超市裡面沒跑的人也都得救了。
安欣這個角色,和讓人討厭的“聖母”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倒是很正義,但做的事不單不解決問題,還坑人。他自己倒是沉浸在自己的道德快感裡,周邊的人可就遭了殃了。
所以,這種劇裡出現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角色,肯定尷尬,也肯定不討喜。
你就像安長林一樣,暗地裡收集證據,等人來了,把證據上交,再配合一下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