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頁,開封府美食探案錄,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大人遺憾地看著小廚房早就剝好的蒜瓣,覺得又失去了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記得上次馬姑娘說過,他還挺有剝蒜的天分的。

算上小廚房那邊拿來的清蒸魚、白灼蝦仁和幾樣炒時蔬,也是挨挨擠擠一桌子,眾人先不說話,埋頭吃個半飽,這才有精神過案子。

張仵作也來了。

作為最密切接觸骨架的人,他率先發言:「死者年紀十八到四十歲,不是讀書人,生前也未長期從事文書相關的書畫工作,也不是常年做農活或其他重體力勞動的。」

「何以見得?」元培好奇地問,順手往嘴裡丟了一大塊豬拱嘴。

沒想到這個部位這麼好吃,又軟又糯還有點彈牙,比單純吃肉有趣多了。

馬冰示意他伸出手來,「皮肉骨,三者都是有關聯的,先練皮,再練肉,最後是骨。你看,你常年習武,握刀的右手和射箭常用到的幾根手指會明顯比普通手指來的粗。常年書寫也是這個道理。」

話音未落,身邊的謝鈺就默默伸出手來。

見馬冰沒動,他甚至又往前遞了一下。

不是要讀書人的手麼?

因擦臉一節,馬冰現在看著他就有點不自在,但對方的神態太過坦蕩,而且如今現場也確實只有他常年書寫,只好拿來一用。

「謝大人常年保養有方,手上並無多少繭子,但因為自小苦練書法,若仔細去看時,右手執筆的幾根手指也和左手不太一樣。」

大家仔細去看,果然如此。

這就是長年累月的習慣,將骨頭磨變形了。

水滴石穿,不過如此。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常年慣用下肢發力,他的雙腿腿骨一定會比其他骨骼更粗壯。做農活的人要肩挑手扛,肩背附近的骨骼會更粗壯一些。」

馬冰剛伸手,就發現那盆菜葉蛋花湯竟不知什麼時候挪到面前,愣了下,才動手舀。

是他做的麼?

馬冰一邊向,一邊繼續道:「而這個人全身上下的骨骼都非常完好,而且纖細,但是又沒有讀書人慣有的右手指,所以……」

元培嚼著豬頭肉,果斷下了斷論,「是個潑皮!」

眾人:「……」

倒也不一定。

謝鈺示意元培沒事別瞎嚷嚷,重新給出更加靠譜的結論,「所以這個人平時一定不做重活兒,不讀書,甚至家境也不錯,至少還有其他幾個勞力養活。」

眾人恍然大悟,然後狠狠鬆了口氣。

青壯年男子卻不事勞作,這樣的人不會太多。

不然照之前那樣,只有一個年齡,少說也得排查三兩萬人,真是一想就頭皮發麻。

在座的除了王衡和張仵作外,都是年輕人,累狠了倒頭就睡,但張仵作卻睡不著。

一方面是得了好寶貝興奮,另一方面也是幾十年來習慣了日落而息,大白天的睡不著。

於是在大家都補覺的兩個時辰裡,他一直在摟著那副骨架觀摩,自然又有了新發現。

全身上下只剩一副骷髏架子,看來看去最大的特徵卻落在牙齒上。

「他的牙齒磨損不太嚴重,一來是正值青壯年,用的不久,二來也說明伙食不錯,至少沒有長期吃粗糧,和其他很難以咀嚼的食物。」

說完,張仵作又補充了一句,「這一點也正符合了之前他家境不錯的推測。」

普通百姓靠天吃飯,沒法頓頓精細,許多時候不得不依靠難以下嚥的粗糧,甚至野菜果腹,其中不乏麬糠。

年歲一多,牙齒磨損就很嚴重。

但這名死者牙齒不僅非常完好,甚至還可以勉強誇一句乾淨,這就說明他生前極有可能有定時清潔牙齒的習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城隍

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