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頁,王爺種了一盆花,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黎與紅豆相繼下車。
如今時辰還早,方才阿黎一路看來,這條街上的鋪子裡都沒有多少人。與之相比,玉顏閣裡頭的客人還算多了。不止是阿黎覺得奇怪,連剛進鋪子的兩位婦人也是萬分驚訝。
一紫衣婦人提著裙擺,還未踏進去便笑道:&ldo;我原以為自己是個勤快的,沒想到早有勤快的人在我前頭。&rdo;
&ldo;極是,咱們一路看過來,只這家鋪子人最多了,也不知是怎麼回事。&rdo;另一位身著珊瑚色衣裙的貌美貴婦人附和道。
&ldo;你竟然不知道?&rdo;紫衣婦人笑了笑, 看了看邊上人的臉色,見她面上瞭然, 又道:&ldo;我道是怎麼了,你也有訊息這樣不精通的時候,原來,是裝不知道呢。&rdo;
這鋪子裡為何這般熱鬧,歸根究底,還不是因為後頭的攝政王麼。想那攝政王,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卻也是個疼人的性子,這玉顏閣開了這麼多年,旁人可從未知曉這後頭的主子是誰。如今掌櫃的換了人做,倒是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
不獨此,這玉顏閣裡頭熱鬧,還有另一個原因,只是外頭的人不大清楚由頭。
當初京城裡,還有一家胭脂鋪子,名叫瓊樓閣。一座玉顏閣,一座瓊樓閣,只隔了一條街,交相呼應,不分上下,倒是有趣兒。只那瓊樓閣,前些日子忽然倒了,說是得罪了宰相家的楚姑娘,驚動了好幾戶官宦人家。這事兒玄乎得很,不過倒現在都沒有透露出什麼訊息來,她們縱使有心猜測,也難猜出一二來。
瓊樓閣倒了,受益的,便只剩下這玉顏閣了。
這般種種,才叫這鋪子如今這麼受歡迎。
二人也只這麼閒敘了兩句,便也都進去看胭脂了。阿黎在後頭聽了半天,也不曉得這兩個人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
還沒走進呢,就見到羅管事從裡頭出來,一邊迎著,一邊道:&ldo;姑娘過來了,怎麼也不提前知會一聲。&rdo;
&ldo;臨時起意,想來看看今兒的玉屑膏到底賣的怎麼樣。&rdo;
&ldo;姑娘放心,這東西是個好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總不會叫它明珠蒙塵的。&rdo;
&ldo;借你吉言了。&rdo;阿黎笑道,&ldo;你去忙你的,我們隨便看看就行,不必弄得太拘謹。&rdo;拘謹來拘謹去,其實最拘謹的反倒變成她了。
羅管事知道姑娘不愛奉承,自是笑著退下了。
進了鋪子裡沒一會兒,阿黎忽然聽到後頭起了一陣小小的爭執。說是爭執也不太像,只是起了些矛盾,鋪子裡的小丫頭再跟客人解釋。
阿黎站得近,便聽那小丫頭道:&ldo;二位夫人見諒,不是我們不賣,而是這雪花膏前兒就定了章程,不獨賣,需得配著那玉屑膏一塊兒賣,只當時贈與之物。&rdo;
兩位夫人還端著架子未說話,邊上的丫鬟卻不滿了,替主子質問道:&ldo;你這不是強買強賣麼?&rdo;
&ldo;就是,平日裡這雪花膏從來都是單獨買的,今兒怎麼非得綁著別的東西。還贈予之物,誰知道你家這勞什子玉屑膏到底好不好用呢。&rdo;
聽到此處,阿黎趕緊從後頭走了過去。她對著兩位夫人行了個禮:&ldo;小丫頭說得不甚清楚,還請兩位夫人勿要見怪。&rdo;
巧了,這兩位便是方才阿黎進門時看到的兩位夫人,一位是禮部尚書家的白夫人,一位是安陽侯府的侯夫人。二人前些日子用了這玉顏閣的雪花膏,覺得十分不錯,今兒相攜著過來再買些,怎奈,卻聽到了這樣的訊息。
她二人家裡都是有權有勢的,見到這玉顏閣裡頭強買強賣,自然心情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