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頁,王爺種了一盆花,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煊不信任太后, 很久之前就不再信任了。他厭惡太后, 正如太后厭惡他,今兒這隻湯盅,誰知道裡頭有沒有放什麼毒藥。

換位思考一下,若是他,也有可能會趁著這個機會毒死太后的,雖說這法子太張狂了些。

邊上那小宮女也是沉得住氣,便是這樣,也還恭恭敬敬地保持著行禮的動作,絲毫沒有鬆懈。半晌,上頭的太后娘娘扶了扶髮髻,發了話道:&ldo;放在王爺的邊上就好了,這種東西, 怎好讓王爺親自去接?&rdo;

宮女道了聲是,從託盤上取走小湯盅, 小心地放在跟前的桌子上。白瓷小盅,不過巴掌大小,可上頭花紋繁複,光是看著也叫人賞心悅目。

太后抬手,讓宮女退下,道:&ldo;王爺莫要見怪,哀家久居永寧宮,對底下的宮女,調教得也少了,難免有些地方不合外人心意。&rdo;她端坐在上首,粉裝堆砌的臉上還是露出了不少細紋,尤其眼下與趙煊說話的時候,眼角鬆弛得越發厲害。

是個上了年紀的人了,因而不管是心智還是計謀,在這深宮裡頭都是一等一的。

&ldo;太后娘娘這是何意?&rdo;趙煊似笑非笑地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亦笑道:&ldo;王爺也太生疏了些,都是一家人,哀家又是你的嫂嫂,何必叫得這樣客氣,以往可不是這樣的。&rdo;

&ldo;誰還沒有年少無知的時候呢。&rdo;趙煊意有所指。

太后不再追究稱呼問題,轉而道:&ldo;說起來,哀家當日可是答應了母后,說是要好好照顧王爺的。長嫂入母,母后既不在了,哀家也要撐起責任。可這麼些年來,卻總是疏漏了,實在叫人心中難安。前幾日哀家聽說王爺政務繁忙,都快抽不開身了,是以,今兒才讓宮人燉了一盅參湯,好叫王爺補補身子。&rdo;

皇帝趙銘坐在下面,忽然想起了前兩日得來的訊息。他這位皇叔,不知道抽了哪門子的筋,忽然跑出去會友了,且還破天荒地帶了一個小丫鬟。

這一去便是大半天,確實是忙得抽不開身了。

趙煊將湯盅推遠了些:&ldo;本王身子健朗,不必用這些補品。這些東西,還是給太后娘娘用好了,畢竟太后娘娘縱使久居深宮,也依然勞心費力,從來沒有停歇過。想必比起本王,太后娘娘更好補上一補。&rdo;

&ldo;哀家哪裡比得上王爺勞苦功高呢。&rdo;

&ldo;太后娘娘過譽了。&rdo;

&ldo;哀家自有哀家的那一份,不過這一份,是哀家特意給王爺做的,王爺莫不是嫌棄永寧宮宮人的手藝,不願意品嘗一二?&rdo;

趙煊也煩了這些你來我往的推辭,當下也沒有再說話,只將那隻湯盅重新拉了回來,放在自己身邊。

趙銘安坐一側,默不作聲。

趙煊冷不防看了他一眼,忽然道:&ldo;說來也是有趣,昨兒,本王忽然得了一個訊息,不知道皇上和太后是不是也有所耳聞。&rdo;

趙銘一頓,問道:&ldo;是什麼?&rdo;

&ldo;之前皇上派過去的那位欽差大臣,似乎已經遇害了。&rdo;

趙銘臉一黑,擠出了一絲笑:&ldo;皇叔記錯了,鄭卿只是受了些小傷,並沒有傷及生命,如今還在江南查案。&rdo;

&ldo;是麼,看來本王是真的記錯了。&rdo;

&ldo;確實如此。&rdo;趙銘不知想起了什麼,臉色更加不好。他再心思深沉,也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小童,縱然想遮掩,許多東西也還是遮不住。

誰想要鄭卿死,誰想要案子查不下去,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鼠鼠我!憨萌可愛!狼王寵不膩

挽朝雲

柴米油鹽小辣妻

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