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頁,王爺種了一盆花,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太師暫且放心。他這樣上心,還不是今兒在永寧宮裡被太后弄得。想到皇上還在調查這事兒,張太師心中總還有些忐忑,並不是因為皇上,而是皇上身後的那些人。

秦太傅,薛太保,那可都是老狐狸,雖平日裡瞧不出什麼,可是能叫先帝信任的,能是省心得人麼?再有便是趙煊,此人雖被他碾到了泥裡,可是張太師仍是不敢小覷。這麼多年的對手,張太師知道,趙煊若是想狠起來,可不是一般人能招惹的。

多想無益,張太師又將目光放到案間的盒子上。

沒多久,張太師伸出手,輕輕揭開盒子。盒子中間,端端正正地放著一尊璽,白玉雕成,圓潤無暇。此物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ldo;受命於天,既壽永昌&rdo;八個篆字,環刻著雙龍戲珠的圖案,下首劃著名三道海波,正應著&ldo;日朝大海現雙龍&rdo;的寓意。

這便是傳國玉璽了。

中幕僚也是頭一次見到這傳國璽,紛紛圍在案前,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ldo;太師,此物,究竟是真還是假?&rdo;半晌後,其中一個幕僚問道。有關傳國玉璽,史料中所載甚多,道其&ldo;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rdo;。可是本朝並沒有一人見過這玉璽的真面目,因而,史料中載的終究是史料,依然沒辦法分別。

張太師沉吟了一會兒,將那傳國玉璽放在手心,把玩道:&ldo;這傳國玉璽,傳到了後唐末帝李從珂之後,便再分不清真假了。&rdo;

此後諸朝,雖有所謂的&ldo;傳國玉璽&rdo;,但就張太師看來,那些多是假的,只是上位者聊以慰藉的把戲而已。

眼前這傳國璽,是真是假也無從知曉。或許,真就是從井中挖出來的亦未可知,就是那消失已久的傳國璽;或者,只是那小官存心想在他這兒露臉,才造假獻了這東西上來。

&ldo;孰真孰假,早已不重要了。這傳國玉璽,待你大權在握時,你說它是真的,它便是真的;你所它是假的,它便是假的。&rdo;

前朝那些皇帝,不也沒有追究它的真假麼。重要的是,這傳國璽背後站著的,是正統。有了這傳國玉璽,不論他要做什麼,都會名正言順了許多。

張太師手握玉璽,眼中隱隱閃光。有這一尊寶物在手,只要執行得當,未嘗沒有一步登天之日。他也是為了張家不是麼。

以他那小外甥的性子,遲早都是要收拾張家的,他也不能坐以待斃啊。

眾幕僚聽了這等話,俱心領神會,衝著張太師拱了拱手:&ldo;那便先一步祝賀太師心想事成了。&rdo;

張太師扶著須,但笑不語。

他早就想著要趁勢而起,只是苦於無門。沒想到此次壽宴,卻來了個柳暗花明。光是想想皇家那些人看到這傳國玉璽在他手裡會是個什麼表情,張太師便無可抑制地興奮。誰都知道,大魏歷代都是&ldo;白板皇帝&rdo;,以往傳國玉璽未獻身,這&ldo;白板皇帝&rdo;當得也能安穩。可若是這尊東西現身了,鬧出的動靜,絕對非同小可。

將玉璽重新放進盒子裡,叫人收好,張太師這才又與諸幕僚商議了起來。既然要行大事,自然得做的嚴嚴實實、密不透風。

……

&ldo;這京城的天兒啊,遲早要變。&rdo;

阿黎坐在窗戶邊,一面繡著荷包,一面幽幽地感慨了一句。

這是她給趙煊做的第四個荷包了。不同於先前那叫人哭笑不得的手藝,如今做出來,都是似模似樣的。放在腰間掛著,亦沒有那般出眾,那般不同尋常了。

趙煊筆尖一滯。

忽聽得阿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鼠鼠我!憨萌可愛!狼王寵不膩

挽朝雲

柴米油鹽小辣妻

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