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多的中流砥柱,看他就跟他孫子似的,好像他不成親就是犯了什麼天條大忌。
笑死了,他不成親,這些人還能砍了他的腦袋不成?逼人成親,是犯法的!逼他跟一個不認識的人成親,那更是荒謬至極!
沒錯,他就是這麼豪橫,就是這麼有底氣!他都已經打贏了那麼一場漂亮的仗,足夠彪炳史冊名垂千古,他就是明君的代名詞,別說他現在不成親,就是一輩子不成親,他們又能拿自己怎麼樣?
他可是皇帝!皇帝的話最大!
張崇明似有所感,察覺到他們的聖上貌似&ldo;抖擻&rdo;起來了,於是一下明白了過來,遂連目光都溫和些許,對著蕭瑾微微一笑。
嘶……蕭瑾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張崇明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逼得太緊,過猶不及,他跟眾人說:&ldo;好了,聖上初回宮,此事還是緩些再議吧,如今要緊的是科考與蜀國的國書。&rdo;
就你會說?
王從武不樂意地瞥了一眼張崇明,心說這傢伙到底逞什麼能,好不容易把這話頭給扯開了,不等聖上給個回應,他自己就先退了,實在愚蠢。
不過張崇明畢竟任勞任怨的幹了這麼多的事,讓他們在前線毫無後顧之憂。王從武也不是沒腦子的,縱然心裡不快也沒有駁了他的話。
總算是平靜下來了。
蕭瑾真的阿彌陀佛了,他也懶得去深究張崇明心裡到底怎麼想,只是這會兒看他那張胖胖的臉總覺得眉清目秀,比從前不知順眼了多少。
蕭瑾本來對蜀國是有幾分怒氣,如今舊事重提,卻一點火都沒有了,反而慶幸還有這麼一件事可以接著說。
蜀國倒是沒什麼威脅,蕭瑾一時半會兒也不像天下變成兩方對立的模樣,是以便道:&ldo;既然蜀國有意求好,我夏國也不是不講情面的,張丞相你便替朕回一封信,就告訴朱庭玉,他蜀國先前的那些事情只當是一筆勾銷,朕絕對不會再追究了。至於別的,一概不要應承。&rdo;
他雖然不希望蜀國跟齊國一樣一下就倒了,但也不希望蜀國有多安寧。朱庭玉這人憋著壞,若是日子過得痛快了,回頭又動起了什麼歪心思可就不好了。
張崇明會意,表示自己回去便立馬寫信。
至於科舉一事,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唯一一值得爭議的便是燕京山東等地的百姓是否一樣能參加科舉。當初許州等地被收入版圖的時候,可是格外開恩允許他們參加科考的,如今若區別對待,未免惹人非議。
而對於這一點朝中也分出了鮮明的兩派,一派保守,覺得燕京等地剛收復,若是允許他們參加科考,前來赴試的是人是鬼都不知道,怎麼保證他們往後不會為了舊主危害夏國?
另有一派想法開明許多,覺得既然都已經是夏國子民,那就沒必要區分得這麼厲害,引得眾人離心。再說了,齊國都已經亡國了,皇室子弟也都被燕國皇帝絞殺了,他們便是想復興齊國也沒正經主子了,擔心這個豈不顯得他們夏國沒有氣量?
兩邊人吵來吵去,最後也沒吵出個結果。
其原因不外乎是兩邊都有理,只是站的立場不同,卻同樣都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
蕭瑾心裡是想讓那些人一道參加科考的,但剛剛逼婚那件事情著實把他給嚇到了,以至於他心裡發怵,不敢輕易開口,生怕引火燒身,最後倒黴得只有他自己。
於是乎,蕭瑾聽他們吵了一下午,等到了傍晚快用膳時兩邊人才默契地停下來了。
蕭瑾揣著手,讓他們明日再議,自己先下去吃飯去了。
虧的他們自己有眼力勁,要是到點了還不歇,那他真的忍不了了。
眾人一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