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廣一帶已經成了體系,後頭的事兒換個尋常人都能做,但是東北這邊還沒開始,需得找個專業的、鎮得住場子的人來發號施令。巧了,蘇仿就正合適。
不過到底讓人家兩頭忙活,蕭瑾不僅給他提了三級,更許了不少封賞,看得馮慨之都眼熱了:
&ldo;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聖上分憂本就是理所應當,上給他那麼多東西又何必呢?這不是浪費麼。&rdo;
還不如給他呢,他還能替皇上分憂,日日說好話,哄皇上開心呢。
蕭瑾毫無顧忌地翻個白眼:&ldo;你怎麼這麼看不得蘇大人?要不朕將這賞賜給你,你替蘇大人前往東北指點農事,如何?&rdo;
馮慨之嚇得瘋狂搖頭。
蕭瑾見他知道怕了,又嚇唬了一句:&ldo;往後再敢拿蘇大人胡說八道,就把你也攆去遼中,同那高句麗做伴兒去!&rdo;
馮慨之立馬閉上嘴吧,得了,他還是少說兩句吧。
他已經是過期的御前紅人了,比不得蘇仿,如今正盛寵優渥呢。
羨慕!嫉妒!
浩浩蕩蕩地大軍從燕京出發,直接前往遼東一帶。
這事兒燕京的百姓也一早聽說了。遼東那地方,多少年了都是不毛之地,沒有一丁點兒好起來的意思。齊國百姓大都牴觸那個地方。
可蕭瑾股動人的法子卻高明得很,實在讓人無法不心動。
除了給房還給衣裳,甚至還給糧種借農具,這……這天大好訊息,把燕京城的百姓都砸的不輕,就連上東一帶的貧苦百姓也彷彿雲裡霧裡,理不清頭緒。
這條件誘人是挺誘人的,可就是太好了點,好到他們不知真假,不敢親信。
萬一是假的呢?
萬一夏國那邊就是故意騙他們去的呢?夏國就算豐收了,也未必能勻得出那麼多的糧種吧?待會兒若是拿不出來,夏國朝廷面上無光準備發落人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得先請罪?
真是請罪的話,那他們豈不是羊入虎口了?……罷了罷了,還是再多等等吧。
看看效果的朝廷究竟想幹什麼?
蕭瑾本以為會有大批的人趕著來報名,結果一連等了三天都是反響平平。
蕭瑾這才坐不住了,差人出去打聽了一番,放才知道原來是自己開出的條件太好了,以至於眾人保著懷疑的態度。
蕭瑾實在無語,難道這年頭稍微對百姓他們好一些都不行了?
強行逼他們去肯定是不行的,反而會引起動盪,只有他們自個兒心甘情願的去,事情才有戲。
沒辦法,蕭瑾只好祭出了大招。
不出一日,燕京城乃至山東一帶,忽然流傳了一個牽動無數人心絃的訊息:
有人在遼東挖到了一顆千年人參,都快長成人形了,珍貴異常。只這一顆便價值千金,可保下半輩子富貴無虞!
作者有話說:
蕭瑾:種地養參兩不誤!
第145章 遷徙 ◇
◎忽悠大法真好使◎
這事一經傳開, 立馬鬧得沸沸揚揚。
包括燕京城在內,所有人都在討論那位格外幸運又格外神秘的採參人。這故事並非空穴來風,因故事中那主人公姓甚名誰、家住何方、靠什麼營生, 說一一說了清楚, 也可查證。
後又有些人跳出來,道自己與那故事中的某某認得,在何處見過面, 又談及他如今得了這筆意外之財後如何富貴,總之‐‐如今百姓中間就沒有不羨慕這個人的。
世人愛財, 這是人盡皆知的,哪怕像蕭瑾這樣坐擁一國的皇帝也會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