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實在是聽的不耐煩了。
&ldo;夠了!&rdo;齊皇強勢打斷,&ldo;夏國跟燕國虎視眈眈,看這架勢不將齊國的銅錢全都換去他們是不會甘心的。你們身為朝廷的中流砥柱,非但不能解朕的燃眉之急,如今好容易有了對策,卻還不顧江山社稷執意反對。若是哪一日江山亡了,你們守著那些家當帶去棺材裡嗎?!&rdo;
齊皇怒不可遏。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替他著想的?
若一日齊國真亡了,那賣國賊必然是他們!
這麼想著,齊皇再看李垣喬的時候忽然就順眼了許多。雖說李垣喬相貌平平,但落在齊皇眼中卻成了一身正氣、眉眼可親。
是個人都知道齊皇現在有多中意李垣喬,此刻跟他對上完全是不討好。但這麼不討好的事情,方丞相還不得不做。他頂著齊皇不悅的目光站出來問道:&ldo;這紙鈔本無價值,若是想發多少都由朝廷來決定,長此以往必定會失控。物以稀為貴,紙鈔也是一樣的,紙鈔一旦多了就不值錢了,到時候若是物價瘋漲,李大人擔得起麼?&rdo;
齊皇氣得吹鬍子瞪眼睛。
都還沒開始呢就說這種喪氣話,誰沒事隨便印錢玩?不都是為了應急嗎,應急,懂不懂?再說他這個當皇帝的又不是沒有自制力的人,會胡亂行事麼?
顯然不會!
他不會,朝廷更不會。都是聰明人,怎麼會幹蠢事呢?
可見方丞相問的話有多蠢!
可方丞相一點兒也不信。他不信齊皇,也不信朝廷,他只知道慾壑難填。一旦一個東西失去了制約,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滅頂的打擊。
既然沒人能戳破這個隱患,那就由他來。
李垣喬倒也沒想到這個,可他還是有幾分急智的,靈機一動立馬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ldo;齊國此番不是賺了許多金銀呢,不如以金銀作為準備金,發行一兩紙鈔,便存入同等的金銀。這些金銀作為準備金存入專門的國庫,無論發生何事都不能隨意取用。如此,市面上發行的紙鈔既不會過多,也不會過少,丞相大人為如何?&rdo;
方丞相頓了一下,他還真沒想到李垣喬能說出這麼一番話。
這就堵死了他再反對的藉口了,方丞相想了想,若是真的按照這個規定執行的話,那他還真沒有什麼可反駁的。
畢竟市場上總體的貨幣量還是沒變的。
齊皇看他這樣子也知道他無話可說了,遂嫌棄道:&ldo;得了得了,此事就這麼定了。紙鈔一事由李愛卿牽頭,方丞相寧尚書並王尚書協助,後日之前將紙鈔推行的種種條令擬好呈上來。&rdo;
讓他牽頭,還有這段好事?
李垣喬喜不自禁,立馬歡喜地上前領旨。
方丞相等雖然不服,但誰也沒有開口觸齊皇黴頭。
李垣喬這人雖然喜歡鑽營,但卻是個有心機有腦子的,更知道用人。
方丞相跟寧尚書的本事都在他之上所以李垣喬下去之後,便說足了好話,高高地捧著方丞相跟寧尚書,再將大頭交由他們二人來做,自己在一旁名為監工,實則偷師。
偷師方丞相都是怎麼擬制,怎麼行文的。
他從前並沒有得到重用,若想一步登天要學的東西多了去了,而最好的學習物件便是方丞相。
兩日過後,李垣喬捧著一份內容完備、無可挑剔的《大齊寶鈔十八條》送到了御前,復又在齊皇跟前刷了一波好感。
回去之後,他還偷偷摸摸地給方丞相備了一份厚禮。
今日他雖然被誇了,但這裡頭還是他有意隱瞞,讓聖上覺得這條令是他全權負責的。好在方丞相得知之後也沒有當眾戳穿他,這讓李垣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