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高句麗並不算太大,尤其是和夏國比起來,那點地方根本就不夠看。從前他們便依附齊國,如今齊國說沒就沒了,朝廷便將目光放在了夏國身上,可又怕自己押錯了寶,最後讓燕國得了便宜,這一來二去,便還是心存疑慮了。元盛直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奉命而來的,只是今日一看,元盛直卻不得不承認,齊國敗給夏國實在不冤。單單從這次的茶會上便能看出夏國有多富貴了,更別提這茶會上還有不少山東人、燕京人……他們穿梭在人群當中,以夏國人自居,可見夏國對原先齊國人的統治能力。現在唯一要擔心的,便是燕國會不會對夏國出手,這直接關係到他們往後的依仗能不能長久。
蕭瑾等了半天見他沒誇到點子上,反問:&ldo;閣下就只對字畫感興趣?&rdo;
元盛直聞絃歌而知雅意,可他沒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本來想著繞幾道彎子繞呢,元盛直喜不自禁,道:&ldo;這最叫人目不暇接的便是貴國的茶葉了,草民從前在國內的時候可沒喝過這樣好的茶葉。&rdo;
實則是在此之前,他就沒怎麼喝過茶。
蕭瑾與有榮焉:&ldo;夏國的茶,的確無可挑剔,你若是喜歡,回頭朕可贈予你一些。&rdo;
元盛直立馬順杆上爬:&ldo;多謝聖上相贈,只是,高句麗國內仍有不少人沒嘗過茶葉的味道,可否容小人先買下幾船的茶葉,沿水路運回國內讓國民都嘗嘗?&rdo;
正在喝茶的司徒恭手都頓了一下,難以置信這生意竟然來得如此容易!
蕭瑾自然同意了。
這回不僅他高興,等著做二道販子大賺一筆的元盛直也分外高興。
兩人相談甚歡,被撂在一邊的司徒恭看完了全程,再次感慨蕭瑾的好運道。
他從前是不信運道的,旁人都說他運道好,卻不知他從前吃了多少的苦,遭了多少罪。要他說蕭瑾這樣的才是天生運道好,自出生好像就沒跌過跟頭,之後又一直順風順水,想要什麼就來什麼。
待蕭瑾高高興興地將那元盛直送走後,才重又坐在了司徒恭對面。
正好走出屋子的元盛直一想不對,方才一直同他說話的是夏國皇帝,之前走掉的那個姑娘應當是蜀國那邊的楚王,那屋子裡坐著的氣勢駭人的……豈不就是燕國皇帝了?
看樣子兩國皇帝相處得挺融洽,不像是會打得你死我活的樣子啊。
屋中,因談成了一筆大生意蕭瑾不禁沾沾自喜:&ldo;如何?&rdo;
司徒恭敷衍地說了一句&ldo;佩服佩服。&rdo;
蕭瑾於是更得意了。
&ldo;這話說來也不怕你笑話,這茶會辦得這樣急,一是為了穩民心,其二也是為了賺錢的。蜀國皇帝是意外之喜,今兒的這一個也是。&rdo;這會兒沒有酒,若是有,蕭瑾真想跟司徒恭碰上兩杯。
司徒恭沒說話,蕭瑾卻還自顧自地說著:&ldo;沒想到這茶會這麼好用,看來明年還得接著辦,若明年再辦,你們還會不會過來啊?&rdo;
司徒恭輕飄飄地說:&ldo;有空便來。&rdo;
話雖如此,但司徒恭卻覺得,若是再有這茶會,他應當還是會過來的。夏國一日一個變化,若長久不聯絡,什麼時候被甩在後頭都不知道。只是,茶會不茶會的倒是沒有那麼重要,司徒恭轉而就試探起了蕭瑾對朱庭玉,或者說對蜀國的心思。
蕭瑾心裡一跳,趕忙糊弄地來了一句:&ldo;瞧著挺蠢的,相處起來也不煩人。&rdo;
他擔心司徒恭會追問,然而司徒恭卻就此止住口,不再細說。因為他知道,蕭瑾並沒有攻打蜀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