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夏國的幫助,林檀不僅不缺錢了,還順帶把均州的錢都收入囊中,領著軍隊所向披靡。
此事一出,朝野震驚一片,誰也沒想到林檀竟然會這麼幹脆果決。
她難道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嗎?可她的確做了,還做得這麼絕,一點後路都不給自己留。
林檀這樣石破天驚地鬧了一出,看得蜀國人目瞪口呆,不過也因為她這般舉動,才讓眾人恍然明白,原來朝廷也不是那麼不可撼動。
自立為城主,跟自立為王有什麼區別呢?這年頭若是手中握著兵,最後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有不少人甚至已經想著該不該投靠新任城主了。
今年糧食收成不好,與其讓他們在外頭飢一頓飽一頓的,還不如破釜沉舟,跟著平陽縣主鬧一出大的。
聽說平陽縣主攻城之後最先做的便是開倉放糧。
鑑於此,不少人雖然對林檀的做法褒貶不一,卻未公然詆毀,且可對朝廷的敬畏直接一降再降。
得知此事後,段廣基便聽聞聖上在宮中發了好大的火,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觸他黴頭,當然想要在後頭縮著也是不可能的,沒多久,段廣基等就被重新招進宮了,共同商議如何摁死林檀跟林家軍。
不管如何,先穩住民心才是最要緊。當然,林檀也不能放過。
至於千里之外的臨安城,馮慨之跟陳疏才終於起集齊了整個臨安城差不多全部的白銀。
這些銀子可不是白拿的,等下個月的生意開始,這批白銀就能派用場了。
齊國不是喜歡猥瑣行事麼,那他們就索性猥瑣徹底,直接將他們的錢幣搞崩潰好了。
第109章 差價 ◇
◎銀賤錢貴還是銀貴錢賤?◎
這一年來, 夏國從齊國賺回來的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齊國人富裕,也捨得花錢,不論是他們的茶還是後來的瓷器, 只要拉到齊國, 便不愁賣。
這一來二去,夏國便攢了不少白銀。而這筆錢,他們也都花出去了。用的還是各種各樣的開支, 或是養兵,或是建房子, 或是開闢兩廣一帶的糧倉。他們掙來的銀子,就在這些花銷當中流入了民間。
可對於目前的夏國來說,錢太多並不是一件好事。
臨安城工商業是起來了, 可其他地方卻不然。一旦市場上流通的銀子多了,物件便會漲, 他們並沒有與之對應的商業規模,所以,這錢到底是不是好事還說不準呢。
正好,馮慨之跟陳疏才想整一整齊國, 於是搜羅了這麼多的白銀出來。
夏國銀子多了, 便不太值錢了, 市面上錢貴銀賤,可是齊國不一樣, 齊國的銅錢如今能兌換到的銀子, 不僅沒有少, 反而如今還漲了些許。
這中間有差距, 便又賺錢的。齊國人之前沒有想到, 而如今馮慨之他們要做的, 便是點破這一點,讓齊國人恍然大悟,用他們的銅錢來換取夏國的白銀。不說把齊國的銅錢都掏出來,起碼也要掏出來十之二三。
用銀子換銅錢,聽著他們沒賺,但其實,這花出去的銀子他們往後還能掙回來,怎麼想都不虧。至於齊國……屆時市場上若是無一文小錢流通,看齊國皇帝怎麼哭去。
他們也並非一意孤行,這法子可是稟報過張崇明,又一封書信告之蕭瑾後,才有了動作。
蕭瑾對此沒有什麼意見,由著他們做。
雖然他不知道齊國那邊到底有多少的銅錢,但是他知道,兩宋時期有宋政府都有個難以忽略的憂患‐‐那就是錢荒。
齊國境內銅礦不足,拿銀子換齊國的銅錢,確實不虧。
蕭瑾都沒有意見了,兩個人方才放心大膽的開始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