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6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來討粥喝的,竟沒有一個人是過得好的。&rdo;
窮困潦倒,時運不濟,命途多舛,且每個人的慘劇都不一樣,聽來叫人唏噓不已。
而他們呢,真正貧苦人家出生的也沒有多,便是有,也並非真的赤貧。真正一貧如洗的人家是供不起讀書人的,與這些需要領著朝廷救濟糧才能度日的人來說,他們吃的苦實在是太少。
季讓也在感慨:&ldo;原以為十年寒窗苦讀,已經足夠苦了,不曾想到了他們那兒卻是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rdo;
唯有餘子謙稍稍清醒一些,他問:&ldo;為何我總覺得今日怪怪的?&rdo;
季讓回頭:&ldo;怪在何處?&rdo;
餘子謙指了指過來領粥的人:&ldo;這些人,怎麼都問什麼答什麼?&rdo;
自古不是有家醜不可外揚這句話嗎,今兒這些人怎麼偏偏把自己肚子裡的苦水倒得一乾二淨?
季讓擺了擺手:&ldo;興許人家只是日子過的太苦了,好容易找到願意聽他們說話的人,這才吐露了心聲,總不至於是他們自己瞎編的吧,編出來做什麼呢?為了多領兩碗粥?&rdo;
餘子謙撇嘴笑了笑,心想也是。
若一個人編胡話還可信些,總不至於這麼多人都商量好了一起編胡話糊弄他們吧,哪有人那麼閒呢?
不過今日過來施粥,到時讓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麼是民間疾苦。
蕭瑾隱藏身形聽了個正著,他對馮慨之道:&ldo;你這番安排還真是不錯,明年可以接著用。&rdo;
馮慨之想,明年說不定他又能想到的點子了,保不齊比這個更能糊弄人呢。
蕭瑾本來還擔心這群進士因為高中便有些自視甚高,如今見他們被馮慨之忽悠得找不到北,持續沉浸在夏國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的覺悟中,便不再擔心了。
這沒經歷過官場的人就是單純天真,也好糊弄,若是一直這麼天真就好了。
天真意味著有一顆赤子之心,但願他們往後幾年、幾十年依舊能保持這份初心。
蕭瑾看過之後便將進士丟開手,徹底交給馮慨之負責,自己回宮之後又思索起了這茶會。
若是大操大辦的話,自然是來的人越多越好,越能揚名越好。如何揚名,也是個問題。
蕭瑾想過無數熱場子的好主意,最後都一一否定,直到宮女種玉一語驚醒夢中人:&ldo;想要揚名還不簡單,請幾個有名的、德高望重的人不就成了?&rdo;
蕭瑾一拍腦袋,他明白了!
既然要大辦,為何不把司徒恭請過來呢,還有誰能比一國皇帝更有名?
蜀國那邊,林檀肯定是要請的,兩邊畢竟還是合作關係,而且他也有點想韓攸了。至於蜀皇朱庭玉,直接越過他似乎也有些不合適,那就連他一起請吧。
至於朱庭玉願不願意跟林檀同往,那他就不管了,他只負責下帖子!
蕭瑾想通之後,立馬道:&ldo;快研磨,朕要寫信!&rdo;
第156章 應邀 ◇
◎去見一見也無妨◎
蕭瑾想要宴請這三個大佛的訊息還是將張崇明給唬住了。
有時候張崇明倒是挺好奇的, 他好奇自家聖上的腦子究竟是怎麼長的,怎麼就跟平常人不一樣呢?
信都寄出去了,還志得意滿地跑來問他:&ldo;如何, 朕如今寫的這些信可沒給夏國丟人吧?&rdo;
一開始, 張崇明他們別提有多嫌棄他的書法跟文筆了,蕭瑾一路走到今日,也是備受折磨, 雖然沒有脫胎換骨,但也進步良多了。最起碼, 寫幾封信他還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