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蕭瑾又將馮慨之跟王從武招進宮,問他們那些進士如今學得怎麼樣了。
蕭瑾對這一批進士沒能像上一批那樣親自訓練,乃是因為這一批進士不管是文進士還是武進士,都非常的乖覺。
哪怕是看著像刺頭一樣的簡玉衡,其實也挺聽話的,就是有些好戰,每日都要與人比劃比劃。不過他都是點到即止,從不傷人,對待王從武下傳的命令也都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一樣的出生世家,比去年的謝明月等人可聽話多了。
至於那些寒門出身的進士,今年也比去年多上不少,若嚴加培養,假以時日說不定還真能成為朝廷的頂樑柱呢。
蕭瑾叮囑二人,讓他們在訓練進士上面多費點心,沒事就帶著他們去京郊轉一轉,讓他們知道老百姓過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日子。不能因為高中進士心就飄了,變得眼高手低、說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話。
這話到底是在內涵誰,馮王二人心裡都清楚。正因為清楚,才覺得他們是活該。
誰讓他們不給聖上一面子呢?像他們,多自覺啊,哪怕一開始有反對的念頭,可也不會當眾揭聖上的短。
果然他們才是最衷心的那個。
不管今日有多麼不愉快。該辦的事情總還是要辦的。建廠的錢有了,建廠的人也有了,甚至廠裡要用的紡紗機也都已經造好了,如今就是萬事俱備,只欠動工。
蕭瑾為了彰顯自己的決心,當天下午就讓人動工了。
選址也在城內,選了一個山腳下,離街道並不遠,關鍵是這地方周邊空間也大,以後若要擴建的話,也方便。
蕭瑾也擔心若是地方偏僻了那些女子出於安全考慮會不願意來,他選了一個並不遠的地方。
這年頭造房子只要人手眾多,很快便能成形。
不過半月的功夫,紗廠已經初見雛形了。朝廷也是這個時候在京城各處貼了一道聖旨,說城中要建一個新的紡紗廠,裡面只招女工,禁止男子出入。廠中設有食宿,待遇優渥,若有自願前來的,可在京兆府報名登記。
這道聖旨貼出來之後,立馬引得整個京城轟動了一波。
誠然,朝廷的確時不時地冒出點新鮮玩意兒來,但像這一次鬧得這麼大的,好像也沒有幾回,這回這個流傳力度,與上回朝廷開科取士幾乎相仿。
家裡不缺錢的,實在是很難理解,並且覺得這回估摸著沒誰願意報名。
朝廷就是一頭熱,註定碰壁。
酒樓茶館裡頭,也不乏有討論此事的男子。
&ldo;整整貼了一天也不見有動靜,想必是涼透了,朝廷這回可真是失算,哪家的姑娘願意拋頭露面了?&rdo;
&ldo;可按照那聖旨上說的,姑娘們進了廠之後便不再接觸男子,如此怎麼能叫拋頭露面呢?&rdo;
&ldo;你不懂,好人家的姑娘不會進去的……&rdo;
相似的論調還有許多。
表面看,的確沒有人願意報名,畢竟誰家周圍也沒傳出動靜,道自家女兒主動進廠掙錢去了。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朝廷不過兩日功夫就召齊了全部的人手。
後頭還有過來報名的都已經勸退了,只是往後再有機會一定擴招。以至於後頭來的姑娘只能敗興而歸,心中埋怨自己怎麼不來的早些。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是朝廷開的沙廠,她們去那兒做工只是聽著有些不好聽罷了,但待遇卻好得出奇。若是能被選上,定能給家中掙一筆好大的進項。可惜她們畏懼人言,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等她們終於過來嘗試一二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沒有機會了。
後頭被選中的也漸漸得知這工作有多吃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