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三娘接過錢之後,因為太過歡喜以至於整個人渾渾噩噩的,連自己何時跟眾位姐妹出了紗廠都沒有印象了。
步行許久,李家盡在眼前。
李三娘瞬間回歸現實,她摸了摸袖口的荷包,難掩激動地走進了家門。
李母跟兒子都在家,李父去外頭當苦力了還未回來。
李三娘進屋之後立馬接過弟弟手裡的活,熟稔地給母親熬藥。
李母今年好幾日沒有見到女兒,見她回來了連忙爬起來打量著她,忙不迭地問她的近況。
李母本想問她在廠裡呆的可好,可見她臉上不僅沒瘦還圓潤了許多,便知道這廠的吃喝是真的好,不是吹出來的,於是李母的重心便放在周圍的姑娘家好不好相處、管她們的大人對她們嚴不嚴……
李三娘不住地點頭:&ldo;好,都好,女兒就沒見過這麼好的地方,吃住不愁,嬤嬤待我們雖說嚴厲卻從不輕易罰人。姐妹們出身都不好,因此也格外體恤人,娘您就放心吧。&rdo;
說完,李三娘還拿出自己這六日掙來的錢,笑著遞過去:&ldo;您看。&rdo;
荷包一開啟,李母瞬間驚了:&ldo;剛來就給他麼多?你們這紗廠,怎麼這般闊綽?&rdo;
李三娘笑著道:&ldo;這是女兒能幹,所以比旁人額外多了一分錢,快要趕上爹了。&rdo;
李母尚在驚訝。這麼賺錢,若不是她身體實在不好,她都想跟著女兒一道過去了。要說能幹,她生病之前可是比誰都能幹。
李三娘說完摸了摸弟弟的頭:&ldo;阿弟讀書的錢也有了。&rdo;
李母咳嗽了一聲,實在心疼如此懂事的女兒。
是她的錯,是她對不住女兒,也是她拖累了一家人。兒子想要讀書李父李母都知道的,可因為她每日喝藥,家中已無餘錢支撐他讀書了。聽說京城今年會開一間新的書院,束脩比別的低上許多,可即便如此,他們仍是上不起。
要不是因為家境艱難,她的一雙兒女也不會這麼辛苦,受這麼多的委屈。
是她不中用。
不同於李母的自責,李三娘卻覺得眼下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若是每個地方都能開紗廠就好了,這樣天底下跟她相似的姑娘家,都可以靠著這個掙錢了。
紗廠看了一多月後,蕭瑾讓人清點了一下成品,然後裝貨上船,直接運往齊國。
蜀國那邊他還沒有收到韓攸的訊息,不過想來也差不離了,但比起蜀國,蕭瑾更對整治富裕且國君腦子又不太好使的齊國更是迫切,於是才有了這第一次的試水。
東西運到顧準南手中的時候,便被他找了一個正大光明的由頭,送去了齊國市場。
作者有話說:
撐了三天實在熬不住了,還是決定明天去去醫院。這次感冒太折磨人了,渾身都痛,尤其是頭,我以為它能自己好,結果證明我想多了。
第120章 勾結 ◇
◎齊國找蜀國幫忙◎
夏國送出去的這批貨, 算是精品了。
不過就這麼賣出去,想必齊國也不稀罕,畢竟, 他們本國的紡紗業也很是興旺。於是顧淮南便給夏國送進來的這批紗起了一個好聽的名‐‐輕容紗。
三日後, 便有齊國人在店鋪中看到這些紗,一時又聽店員吹噓,說這是夏國頂頂好的紗, 就連夏國皇宮裡面的皇帝太妃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用這些紗製成的, 又輕又薄,又炫耀什麼&ldo;紗之至輕者,有所謂輕容。&rdo;
一頓天花亂墜的吹噓, 彷彿這些本來還有些,原本普通的紗瞬間變得高雅了起來。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