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庭芳捧著酒壺的手微微一頓,眼中劃過一絲黯然。
原來他們夏國,還能將齊國逼到如此地步?
張崇明笑了笑:&ldo;這事若是放在三年前,誰會相信呢?可它真就發生了。這兩年裡,夏國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你雖不在外頭,想必也從獄卒口中聽到了些許。&rdo;
李庭芳不語,他的確日日都有打聽,獄卒雖然知道的不多,可就他們所說的內容也每每讓李庭芳錯愕不已。
張崇明也不嫌囉嗦,仔仔細細地跟他說起了這些年的變化,順便還提了一嘴顧淮南。這小子在東京路混得那叫一個風塵水起,將朝廷派過去的進士們也治得服服帖帖。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這些半截身子埋土裡的人,終究還是比不得年輕人。
李庭芳在聽到顧準南這個名字時,神色越發痛快悔恨,只是張崇明卻未注意到。
張崇明想起了往事:&ldo;聖上登基之處,你我都不看好他,覺得他百無一用。那時聖上反倒更器重你一些,若是沒有安王那樁事,也許咱倆還在朝中爭得你死我活吧。&rdo;
李庭芳終於給了他一個正眼:&ldo;所以,張丞相今日是來看李某的笑話?&rdo;
&ldo;非也,只是忽然想起了往事,心頭百轉千回,想見一見你這個故人。&rdo;
張崇明從前是不大大喜歡李庭芳,但他也用不著那麼卑劣,故意跑到這兒來看別人的笑話。
認真比較起來,他跟李庭芳其實都差不多。李庭芳因為不信任蕭瑾,選擇投靠安王;他也因為不信任,放任朝中貪官汙吏橫行。雖說之後迷途知返,但是聖上待他也都是客氣有餘,親近不了。比不得王從武,甚至比不得後來的韓攸顧準南。
張崇明坦然:&ldo;我來這兒,只是想同你分享齊國興許馬上就要滅國的好訊息,僅此而已。&rdo;
他太高興了,可馮慨之一走,他在朝中卻沒有一個朋友,沒有一個能與之分享的人。
說完之後,張崇明從地上起身,撣了撣袍子上的灰塵,他忽然覺得可惜:&ldo;若是當初你我沒有那麼消極,堅定地站在聖上身邊輔佐他,會不會又是另一番模樣呢?&rdo;
李庭芳痛苦地靠在牆角,轉過了頭,不去看張崇明。
張崇明再無話可說,轉身離開了。
獄門再次被關上,方才獄中的那點光亮也漸漸隱去。
過往的一幕幕在腦海中浮現,李庭芳如死水一般的心境再次起了波瀾,變得晦澀且昏暗。他也曾經光風霽月,曾經受人敬仰,也曾經與蕭瑾並肩而行,可是這一切都葬送在他的虛榮與貪念中。人吶,最忌諱一個貪字。倘若他當初牢記先皇臨終囑託,做一個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的純臣……
只是世上沒有如果。
李庭芳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鼓聲陣陣,萬箭齊發。
城門上不知倒下了多少的守衛,其他人畏懼箭矢,也不敢輕易上去。
偌大一個開封府,竟找不來多少願意衝鋒陷陣的人。
北邊沒有被攻克的州縣人人自危,遲遲不肯派援兵過來,開封府能被推上前線的都被推過去了,前面死了那麼多人,剩下的也不願意再上了,任憑朝廷如何說辭,都不願意再送死。誰的命不是命呢?若有逃跑的機會,他們斷不願死守城門的。
如今就只是拖著,能拖一日是一日。
蕭瑾帶領的夏國軍隊牢牢佔據的開封府的南邊,與燕國一南一北,幾乎將開封府整個圍住。不過開封府畢竟這麼大,想要全部圍住是不可能的,如今他們能做的,就是死守幾個出口,不讓裡頭的人逃出來。
攻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