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好啊, 你這是拿聖上來壓我了?&rdo;
&ldo;兒子不敢。&rdo;張翰之低頭。
說不敢, 其實話裡話外還不是這麼個意思。拿著蕭瑾的話壓過來, 張父還確實不好攔著了。
真攔著,就是大不敬!
張父氣笑了,斜著眼睛打量著這個逆子:&ldo;你是鐵了心,讓張家與姜家斷了聯絡?&rdo;
&ldo;若姜家不乾淨,斷了也就斷了,有什麼好可惜的?&rdo;
&ldo;你幾時這般擰巴起來了?&rdo;
張翰之道:&ldo;兒子只是剛正不阿。&rdo;
&ldo;那你可知過剛易折?&rdo;張父怎麼都想不通,兒子怎麼會變成這樣,明明之前還好生生的,怎麼在戶部待了些時日,就這麼不近人情了,&ldo;我看你非得撞了南牆才知道回頭。&rdo;
非也,他就算撞了南牆也不屑於回頭。
張翰之就認死理,不管這次能不能查到結果,他都一定要拼勁全力試一試。聖上希望他們做一個一心為民、光明磊落的官員,這也是他們的期盼。
什麼人情世故,什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這小半輩子都是這麼活過來的,難不成以後還要這麼窩囊?自從在菜市裡頭踹了人之後,張翰之想法就變了,這種正大光明的感覺再爽利不過了。他分明能做一個磊落之人,又何必瞻前顧後把自己變成了小人?
僅僅是為了姜明,他還不配。
張翰之跪了整整一個時辰,等到回房的時候,膝蓋都已經疼的走不動路了。可即便疼成這樣,第二天一早他還是瘸著兩條腿,一跛一跛地出了門前往戶部。
他跟父親在門口碰了個面。
張翰之不想服軟,抬著頭,十分有骨氣地走掉了。
若忽略他行動不便的腿腳,還真能看得出幾分錚錚鐵骨來。
張父暗道了一句蠢。天底下最蠢的人都沒他兒子蠢,也不知這群進士到底是犯了什麼瘋。
到底是年輕人啊,也只有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才會這麼年輕氣盛,不過張父也不怕他們查出什麼東西。別說他不相信姜明會做出這樣的事兒,就算他們真的做了,事情都過了這麼多年了,哪那麼容易翻案?
事情也如張父所想一般,進展得並不順利。
謝明月幾個人卯足了勁,想要把這個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聖上只給他們一個月的功夫,若是不能在這一個月之內翻案,莫說聖上會對他們徹底失望了,單說黃立夫跟姜明兩個,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唯有早點查明,才是正理。
但幾個人火急火燎地查了幾日,卻愣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坊間是有些言論,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可又沒有證據,叫謝明月等人如何用得上?告狀的時候大可以不講證據,但是量罪定刑,卻必得有證據。可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拿不出來。
一樣證據也拿不出來。
不管是張翰之還是其他幾個被家裡看笑話的進士們,這段時間心情都不甚好。他們白日裡在外頭如無頭蒼蠅一樣兩頭轉,晚上回了家還要遭受冷言冷語,家中就沒人支援他們,可想而知有多憋屈。
蕭瑾也著急。
雖說蕭瑾每日都要詢問案情情況,做足了重視的姿態。但有些事,還真不是他重視就能查到的。
就像張父所說的那樣,案子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先前被打死的那個酒樓學徒人都沒了這麼多年了,連葬在那兒都沒人知道。
當日隨他前去打姜躍的一共五人,如今都不知所蹤,聽說是搬去了別處定居,走前也沒留下什麼隻言片語。但是那個學徒家裡人搬去了建康,不過他們不走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