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頁,穿到古代搞基建,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蕭瑾重用韓攸這件事,其他人也沒有什麼異議。
如今朝廷本來就缺人。再說蕭瑾那一番整治過後,跟他不是一條心的已經被丟在一邊了,至於徐庶這種老混子,雖然也不愛管事兒,但是卻很少跟蕭瑾唱反調。屬於是消極抵抗的型別,他們的意見根本不重要。
蕭瑾用不上的時候基本不會搭理,用得上的時候卻也不會客氣。
譬如這回,人手明顯不夠,那工部就得頂上。
徐庶自從上次被蕭瑾打了臉之後,人也乖覺了不少。哪怕他還是不打算幹事,卻也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反抗蕭瑾,只能聽話領旨。
蕭瑾又將主意打到了戶部頭上:&ldo;這些進士們下個月便要去許州等地任職了吧?&rdo;
馮慨之點頭。
蕭瑾算了算時間,一個人,差不多能把這邊的事兒做完:&ldo;那正好,讓他們臨走之前再幫襯一把,索性把城中治安跟衛生都處理好,再走也不遲。&rdo;
而且他記得,謝明月幾個家裡都是僕從眾多的,真要忙不過來的話,還能在家中借力。
出力又不用他掏錢,多划算的買賣啊!
馮慨之替謝明月幾個捏了一把汗。
這又是一個又髒又累出力不討好的活,這群大少爺們又有的折騰了。
不過說來說去還是朝廷缺人手。
蕭瑾也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峻性:&ldo;朕明日便下一道聖旨,今年下半年再開一次恩科,往後五年每年一次,五年後便成定製,三年一大考。&rdo;
務必要解決了這人手不足的老問題。
比起恩蔭,蕭瑾更喜歡科舉,考出來的人,不管能力怎麼樣,起碼素質要好上許多。
張崇明問:&ldo;往後選官都以科舉考試來選?&rdo;
&ldo;那是自然。&rdo;雖不是唯一,但主要還是要以科舉作為選官的主要途徑。
眾人心思各異,都以科舉選仕,那世家大族便要跟尋常百姓競爭這當官的渠道了。
他們會願意麼?
底下張崇明之前犯過錯不好多問,王從武、馮慨之什麼都以蕭瑾為先;韓仲文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不簡單。
徐庶眼睛一閉,諸事不管;盧揚心說他們盧家子弟人人讀書,就算走科舉也不會輸給別人,根本不怕。
半晌,只有韓仲文憋了一句:&ldo;若是那些京官有異議呢?&rdo;
蕭瑾一句話堵死:&ldo;還敢有異議,那正好,乾脆退位讓賢得了,省得朕還要考察那些官職需要換人。&rdo;
這下好了,韓仲文閉嘴了。
他覺得不僅自己玩閉嘴,那些反對的人多半也不得不閉嘴。
他們聖上,真是越來越說一不二了。韓仲文目光劃向馮慨之跟王從武,這兩人雖然隔得老遠,彼此又不睦,但是聖上如此強勢,全賴他們。
要不是他們不管聖上說什麼都一味死忠,聖上也不會這般強勢。
果然,蕭瑾說完之後,這兩人爭先恐後的來了兩句&ldo;聖上英明神武&rdo;,就差沒把&ldo;爭寵&rdo;兩個字刻在臉上了。
是他格格不入了,韓仲文無話可說。
蕭瑾見他們啥也沒說,大為滿意。
嗯,今天的朝堂也是穩如磐石呢。
馮慨之只顧著拍馬屁,等拍完了之後才陡然清醒。
不對啊,一會兒整治這個,一會兒整治那個,那豈不是意味著他好不容易摳下來的錢,又得花個精光?!
那可是他好不容易才省下來的錢!是他一筆一筆摳出來獻給聖上的,結果轉頭就沒了。
都是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