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益無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0章 劉表跑了(二),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無益無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劉琦徹底崩潰,歇斯底里的大吼之時,老管家連忙向前拉著劉琦的衣角,哭喊著說道:“大公子,你誤會了,你誤會主公了啊。主公還有一句話,你且聽我道來。主公臨走時特別說道:“只有我走了,琦兒才能活下去!”
聽到這裡,劉琦暫停了嘶吼,但他還是不明其意,怒喊道:“什麼叫他走了,我才能活下去?難不成我們父子一起投降蜀國,張魯還能將我們都殺了不成?他不要荊州了?”老管家看見劉琦這樣,也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勸說,有些東西,就連他這個管家都看得明白,這位大公子竟然看不透!
他從內兜裡掏出一封信,交給劉琦,說道:“大公子,你好好看看吧,老奴先告退。”說罷便走了出去,還很貼心將房門關上。
劉琦看著手裡厚厚的一摞紙張,心裡也是百感交集,他緩緩開啟,慢慢讀來:
“琦兒親啟,自汝娘殯天后,為父為荊州之穩固,納娶蔡氏,生汝弟劉琮。久而來之,蔡氏權大,與外排擠於汝,與內寵贊劉琮,為父年老昏庸,竟著蔡氏母子之道。如今醒悟已晚,為父愧對於你,悔不當初矣!”
“……”
“有常言道: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在荊州危機之際、襄陽危難之時,汝率襄陽軍民,禦敵死戰,力挽狂瀾。反觀汝弟母子,大難臨頭棄城背父兄而走,且在荊南之地自立稱帝,罔顧我劉家乃漢室宗親,此舉實乃不忠不孝,罪大惡極!”
“……”
“無奈,今已成定局,多說無益,亦不用深究。琮兒也是可憐之人,宛若大漢天子之於孫策一般,琮兒也只是蔡氏兄妹的一枚棋子。若日後蜀太子能收復荊南,攘除奸兇,你為兄長,當請留汝弟一命,可讓他回當廬為農罷矣。”
“最後,蜀國忌憚的唯有我劉表一人而已,若我們父子一同歸順,以張富之心機,定不能留我等。這也是為父去年猶豫再三之原因,如今大勢所趨,迫不得已,只能採取此下策,父走,汝留。”
“琦兒寬厚,又曾善待張富,只要我走,琦兒攜襄陽之地、荊州之士一併獻給蜀國,以張魯之格局,定然不會加害於琦兒,甚至還可能拜將封侯,頤養天年,不見平夷侯劉瑁乎?”
“今後,你我父子恐怕無緣再見,為父近日來,深知身體大疾難醫,恐時日無多。琦兒切記,汝若念至此處,定要主動將襄陽八縣獻至張富,博取功名前程,為我劉家留一後人則矣!”
“琦兒,終有一日,汝會知父用心良苦,到時且帶荊襄美酒來我墳前,與我對飲即可!”
“父劉表言!”
劉琦讀到最後,已經泣不成聲,他再笨、再傻到這個地步,也完全明白了,他全都明白了。劉表這樣做並不是嫌棄劉琦,也不是一心想著劉琮。劉表是必須要走,他不走,即使他們父子獻出襄陽,也難逃一死。無他,劉表在荊州的影響力太大了,劉表不死,荊州蜀國可拿不穩!
這也是歷史上,曹操在劉表死後,劉琮率荊州歸降曹操之後,曹操很高興封其為青州刺史,爵封列侯。但劉琮在高高興興赴任途中,就被殺害,至今無人知道是何人加害於他。不過,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想到,從荊州到青州都是曹操的地界,別人恐怕沒有這個本事、也沒必要來曹操地盤殺一個劉琮……
劉表多年宦海沉浮,又當一方霸主多年,這點城府和心機還是有的。他當然明白為君之道,他在荊州治理多年,深得百姓愛戴。縱使他率部歸降,只要他劉表還活著,對蜀國來說就是一種威脅,張富可不是什麼善人,定會斬草除根的!
其實,劉表猜想的確實沒有錯,且不說劉表體內被安道全下的慢性毒藥。就算劉表是直接投降,張富也會表面上高興,大封他們父子官職、爵位,然後派到雲南或者建寧等偏遠地區,這一路上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