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益無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章 諸侯反應,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無益無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居正和范仲淹比起來,私德方面可就差了點。歷史上張居正這個人,就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人物。他在大節上沒有虧欠國家民眾,沒有反叛國家,在政治上的做法也是完全正確的,絕對是幹實事的好官。

但他私下確實也喜歡腐化一點的生活,他愛財,喜歡奢侈。特別是有人喜歡拿他和同朝的清廉到變態的海瑞相比,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抨擊張居正。

其實張居正才是更貼切真實的人,而海瑞到死都只能是做一個牌匾,成為一個神龕被供奉起來,但張居正這樣的人卻是官員之典範,是歷朝歷代皇帝和普通大眾夢寐以求的能吏。

這個時代的張居正還是那個有才華的普通人,他愛財,也愛惜名聲。再加上第一次當這麼大官,難免有些心癢。不過他還是拎得清輕急緩重的,所有來找他的任何人他都不說話,而那些達官貴人都是人精,見到張居正不拒絕便知道可能有戲,那些金銀財寶也都搶著給他送。

張居正只拿取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其餘大頭兒也和范仲淹一樣原路送回。但架不住來的人多,一點點積累地多了,也是一筆橫財了!

只不過張居正也只是藉此賺了點外快,在真正考試時,他還是秉公執法,不曾偏袒任何一人!這是後話,暫且不細談。

張富並不知道張居正中飽私囊的事情,他突然決定介入只是因為范仲淹向他提的一個建議。因為送禮行賄人太多了,他們這樣的行為又恰巧警醒了范仲淹,他想到一個更好的建議!

范仲淹前來拜見張富,提議到:“在批閱科舉試卷要採用匿名制批閱,以防有些人徇私舞弊,擅自暗改,以次充好!”

這個想法可是直接點醒了張富,在後世基本上大型考試全部都會將考生的個人資訊密封裝訂,就是為了更加公平,范仲淹想的確實周到!

張富雖然同意了范仲淹的建議,但他現在的心情卻不好,甚至有些惱火。若不是范仲淹剛才前來建議,他還不知道就在成都,在漢中王腳下,在科舉剛剛施行之際,竟然可以發生這麼多明目張膽的舞弊!

這可是在打張魯父子的臉,這些達官貴人真就以為有些錢財、有些權利就可以凌駕於王權之上了?這是古往今來任何統治者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張富一氣之下,將范仲淹和張居正還有些官員都接到了世子府上,給他們劃了一片地方暫住。在第一次科舉結束之前,就在府上待著吧!

這樣一來,果真沒有人再敢來送禮了,張富忍不住自嘲:“想我堂堂漢中世子,竟然沒人來巴結我,我還不如幾個官員,唉,可惜可嘆啊……”

漢中王的科舉制度正在如火如荼地籌備著,這些訊息當然也傳遍了天下。天下諸侯們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有人等著看笑話,如河北最大的諸侯袁紹!袁家本就是大家族,袁紹從小也是和同為大家族的曹操等人玩樂長大。他現在在河北能有如此成就,也離不開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太原郭氏等大家族的幫助。

袁紹在知道張魯大費周章為平民舉行一個科舉時,簡直連牙都快笑掉了,他道:“你們說著張魯,好好地傳道送米就行了,還非要稱什麼王,連這政策都如此幼稚。殊不知,真正貧窮百姓,又有幾個人讀得起書,認得起師呢?”

袁紹的話也很有道理,在古代,能接受得起教育的大多數還是些有錢有勢的大家族,真正的窮苦人家,每日為了溫飽操勞,哪有時間讀書?要知道,真正靠讀書改變命運的窮苦人家可是少之又少。

在袁紹之後的是荊州劉表,劉表倒沒有嘲笑,而只是象徵性問了一下自己手下同鄉的伊籍,如何看待漢中的科舉政策。至於為什麼問伊籍,可能是因為他的背後沒有世家吧!

伊籍想了許久,只說出一句話:“公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戰國七雄

倉廩實而知禮節

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

無益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