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學問見長,家鄉月明,東山明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奶也會蒙人了,李玲姐什麼時候去日本了?”
李玲也笑了,說:“這是日本品種,今年多育點苗,明年給大娘院裡也栽上幾棵。”
奶奶說:“小義來這麼早,有事嗎?”
小義說:“我明天送書記去省城開會,前幾天三哥說要捎點東西,我過來拿。”
培元過來了,問小義:“明天去省城嗎?”
小義說:“是,六點就走,上午有會。”
李玲說:“你給誰捎東西啊?”
培元說:“你說呢?去年中秋節你空著手回家還情有可原,今年你有收入了,中秋節總該有點表示吧,國慶節肯定有演出,脫不開身,那就買點東西讓小義給送去吧。”
小義說:“三哥怎麼變得婆婆媽媽的了。”
培元說:“不是我婆婆媽媽,是李玲從小住校住傻了。”
說的李玲臉都紅了,但心裡很溫暖。
小義說:“那我看著買點就行了,你們就不用管了。”
培元說:“你不用管,我們買好,晚上送你宿舍去。”
小義說:“李玲姐想回去看看嗎?”
爺爺說:“小義你越位了,怎麼能不經領導知道就安排別人搭車呢?作為領導的司機這是大忌,和領導關係再近也不能這樣行事。”
小義說:“是我考慮問題簡單了,以後一定注意,不辦出格的事。”
爺爺說:“也不能算出格的事,確實是小事,但引起領導反感就是大事。”
小義說:“爺爺怎麼什麼事都懂啊?”
爺爺說:“爺爺的學生也有小車司機啊,其實老師也可以從學生那裡瞭解好多知識的,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用在你身上最合適了,爺爺看好你。”
小義說:“爺爺的話,我好像有點懂,但又說不清楚。咱平常說的學問到底是個啥東西啊,為什麼叫學問呢?”
爺爺說:“問得好,李玲怎麼看這個問題?”
李玲想了想說:“這個學問指的就是知識吧,但好像又有區別,比如我們說做學問,但不能說做知識,我覺得學問的學和問都是方法,是掌握知識的過程,時間長了,約定成俗的把學問引申為知識了,這也說明,多學多問就能多掌握知識。”
爺爺說:“很好,很有見地。 那你們覺得小義今後該怎麼做學問呢?培元你來回答。”
培元說:“這個學字,一是受教育,二是模仿,古人說的見賢思齊就是這個意思吧小義腦子反應快,但好動不好靜,以後也許還有上學的機會,但現在就多從模仿著手,模仿高明的人高明的處事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小義這麼高的悟性,很快就能有所收穫的。”
小義說:“雖然有些話我沒聽懂,但意思我懂了,就是向高明的人學習,模仿高人,這個不難,我有現成的模仿物件啊。三哥你要小心了,等我模仿的和你一樣了,再加上我的歪門邪道,你就不是我的對手了。”
說的大家都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