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總結經驗,家鄉月明,東山明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培元原本想等李玲出院後再回村的,第三天東順帶著巧玲就來了,外公外婆和曲桂英也來了。
東順說:“方主任問你能不能回去,明天王廳長要來,製藥廠的手續也批下來了。”
培元說:“下午咱就回去吧。”
東順說:“年底了,事多,叫文佳和秦梅也回去吧,把巧玲留下。”
李玲說:“不用了。”
巧玲說:“嫌我不會幹活嗎?洗個褯子,跑個腿我總會吧。”
培元說:“行,洗褯子這活兒就歸你了。”
外婆和巧玲留下,其他人都回去了。
王廳長一見面就握著培元的手說:“祝賀你喜得貴子。”
培元連聲道謝。
王廳長說“這些天埋在文山會海里,我的腦子都麻木了,可柳林的經驗總結必須得做好,廳長說這是我們農業廳的亮點,我就拜託老弟你了,從現在起,你就是我,請你站在我的角度,拿出一份亮眼的經驗總結。”
培元說:“我可沒您那高度,最多能給你提供點素材和想法罷了。”
王廳長說:“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付主任和張科長你們幾個做好記錄,不懂的就問。相信你們會有很大收穫的。”
宋主任說:“培元你就說說吧,縣裡也需要總結的,這不小劉和辦公室的人也來了嗎?”
培元說:“那我就彙報一下吧,領導有什麼疑問,隨時發問。
先說養豬,第一批合同是十萬頭,行動早的已經出欄了,社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我們沒做任何動員,三天就又增簽了六萬頭的合同。按專家的說法,一畝地一頭豬是最佳配置,我們公社三十二萬畝地,還能再增加一倍,咱全縣290萬畝土地,養豬的潛力還大得很呢,由此派生的肉製品加工,飼料加工,良種繁育和防疫也大有可為。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再說說糧食生產,養殖業雖然佔用土地,但量不大,而且我們儘量選用鹽鹼地和澇窪地,主要是經濟作物用地問題,去年我們試種了大蒜和生薑,效益都不錯,但是,生薑一年只能種一季,影響到種糧食,而大蒜生長週期和玉米的生長週期正好接茬兒,我們今年試種的大蒜和玉米輪作,玉米畝產達到600斤,是原來的四倍,這主要得益於玉米雜交和養豬提供的充足優質肥料。我們還想用鹽鹼地種水稻和養魚,現在只是設想,得明年才有實驗結果。不過,完成公糧任務和糧食產量上綱要是有把握了。”
宋主任見培元停下了,就說:“喝口茶,繼續。”
培元說:”沒把握的事,就先不說吧?”
宋主任說:“設想也可以說啊。”
方主任說:“你們弄得那個脫粒機也不錯啊,咱能擴大生產嗎?”
培元說:“小打小鬧的,怕是做不大。”
宋主任說:“怎麼叫小打小鬧呢,毛主席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大型機械當然我們搞不了,小型農業機械正是我們的用武之地啊。”
王廳長說:“說具體點。”
培元說:“金成你給領導彙報一下脫粒機的情況吧。”
金成說:“去年咱造了玉米脫粒機,一臺180塊錢,一個鐘頭脫粒兩千多斤,叫好的不少,可買家不多,我就把兩臺樣機都買下了。”
王廳長說:“什麼原因呢?”
金成說:“都說這機器好使,兩三天就把全村的玉米都處理完了,那不就得閒一年了。”
王廳長說:“那你為什麼還買兩臺呢?”
金成笑了,有點不好意思。
東順說:“他去給別人幫忙,連人帶機,一個鐘頭一塊錢。早把機子錢掙回來了。”
金成說:“也就幹了二十多天。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