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農民也發工資,家鄉月明,東山明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了元宵節,廣林又僱了上次的車,把舊電線裝上,又買了些電工器材,抽水管和軟膠管,三個人一塊兒回村了。
培元拿了不少元宵,回到住處,把元宵遞給李玲說:“奶奶給你的,還批了我一通,說大過節的,不該把你一個人撂村裡。”
李玲說:“我都忘了元宵節了,晚上煮了一塊兒吃吧。”
晚上一塊兒吃了元宵,大夥都說不吃元宵,真把元宵節給忘了。
秦梅說:“你們這是沾李玲的光了,元宵是奶奶給李玲的。”
廣林說:“你這是貶低奶奶的好意啊,李玲一個人能吃的了這麼多嗎?”
玉海說:“不怕恁笑話,我是頭一回吃元宵。嘴裡甜,心裡卻有點酸。”
培元說:“明年元宵節要讓鄉親們都吃上元宵,咱自己做。”
培元拿出一沓子材料,遞給玉海說:“這是我讓文佳參考了幾家的規章制度,制定的咱們公司的規章制度,恁倆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就改改,儘快落實下去。還有一個事得商量商量,公司業務開展起來,用人也會越來越多,咱得制定個用人辦法了,包括工資問題,也得有個說法了。”
廣林說:“領導商量事,咱出去吧。”
玉海說:“不用出去,我們也需要聽聽你們的意見。”
培元說:“我是這樣想的,咱參照進城打工的水平,每天工資三毛錢,公司另給買工分。”
東順說:“這比進城打工的一個月才低兩塊錢,花銷可小多了,我看行。”
培元說:“三毛錢是標準工資,有些髒活累活,技術活和重要崗位可以另外加崗位補貼,有些活也可以用半勞力,一天兩毛怎麼樣?讓年老體弱的也嚐嚐掙錢的滋味,有一點得跟大夥說明,現在只能記賬,等賣了豬再兌現。”
李建華說:“這些天,要說沒想這個事是瞎話,只是覺得領導心裡有數,就沒好意思問,今天一說,心裡更踏實了。”
玉海說:“那就這麼定了,至於崗位補貼,一定會有,但多少合適,咱再商量,反正現在也發不了,別考慮不周再引起意見。”
第二天吃過早飯,玉海和東順說去看看給你們蓋的房子。
玉海說:“你怎麼要都蓋成一間的啊?”
培元說:“你看公社不都是一間一間的嗎?這樣最好安排。”
玉海說:“奶奶說的事你怎麼計劃的?”
培元說:“起碼也得明年吧,今年事太多了,再說也不知道李玲他爸什麼意思,爭取明年吧。”
東順說:“都說知青結了婚就不能回城了,有這個說法嗎?”
培元說:“我倒沒研究過這個問題,不過一般招工,上學都只要未婚青年,所以大家才這麼理解吧。”
玉海說:“你怕回不了城嗎?”
培元說:“恁看我怕嗎?”
東順說:“我看你不怕。”
培元說:“我要是覺得這裡有事幹,柳林也需要我,我為什麼非得回城呢?這四十公里的路算個路嗎?我想著最晚明年,咱就修上橋,對了,我跟王義說了,叫他留心給買輛舊汽車,讓王大爺給修好,花不了多少錢,用起來跟新車差不多。劉鑫和王安生不是在汽修廠幹臨時工嗎,我叫他們學開車了。明年咱在安平弄個辦事處,專門賣咱生產的東西,我兩邊跑著,跟在安平有啥不一樣?等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也可以把他們接到柳林來住啊,咱這裡也有電了,再有兩三年跟城裡還有啥區別啊。”
東順說:“那咋給你蓋房子啊?”
培元說:“這麼多知青,專給我蓋房子不合適,我想了,一是我出錢,房子就是我的了,這裡就是我的家了,二是公司蓋辦公室的時候,辦公室和宿舍通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