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9頁,七零之改嫁前夫發小,女王不在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幾天的熟悉環境並安頓後,他們便收到了哈特默爾的邀請,前去他的莊園觀光,之後參加了美國名流的晚宴,哈特默爾還幫林望舒介紹了一些學術圈的朋友,這讓林望舒越發開闊了視野,她的求學生涯也自然更為從容了。
她在後來,曾經聽一位留美回國的博士生聊起,說是到了美國,受到最大的就是多元化的文化衝擊。
那是一位清華的畢業生,他提起清華學業競爭的殘酷,提起曾經諾貝爾的夢想,提起夢想中的陳景潤。
可是到了美國後,所有的一切轟然倒塌。
美國的報刊上沒有陳景潤,也不提起諾貝爾,美國的新聞電視報刊全都是好萊塢明星。
對於中國學子來說,他們靠著高考的拼殺才有機會走進了象牙塔,成為天之驕子,成績就是他們最拿得出手的倚仗。
但是美國不一樣,美國評價體系多元,曾經純粹的信仰在這裡坍塌,價值觀重新建立。
這對中國留學生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將過去的價值觀全部打碎,浴火之後,重塑肉身,再重新站起來,擁有全新的視野與格局,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不過對於林望舒來說,她倒是沒有這些煩惱。
曾經年少學子如火如荼的青春,在她眼裡不過是一場旁觀,她一直保持著旁觀者的冷靜,她也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比起其它中國留學生,她也擁有了更多的視野。
在別的同學餐廳打工刷盤子的時候,她已經在陸殿卿舅舅的引薦下,也是因為陸殿卿身份的便利,拜訪了諸位知名華人科學家,聆聽教誨,開闊視野。
在閱盡繁華後,她很快便收了心,專注於自己的學習。
她所在的實驗室並不大,學生也不多,不過她的導師是學術界的大人物了,門下出過諾貝爾獎得主,曾經參與過美空的&ldo;機載雷射實驗室&rdo;計劃,甚至參與過雷射陀螺儀的研究。
林望舒知道這些後,便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興奮到了兩手幾乎顫抖。
她深切地感覺,自己接觸到了金字塔的最頂端。
雷射陀螺儀,這個名詞自被創造,便渾身散發著尖端科技的神秘氣息。
陀螺儀的概念最初來自於航海,是利用陀螺原理定嚮導航的羅盤,而雷射問世之後,美英法蘇幾個國家都開始醞釀研製雷射陀螺儀,以精準確定高速運動物體的方位。
可以說,隨著科技的發展,飛機飛彈等高速飛行物為了定位精確,那就必須使用雷射陀螺儀,這就是高科技飛行物的火眼。
在飛彈系統中,安裝了雷射陀螺儀,飛彈就有了精準的眼睛,就可以千里之外一招斃命,以後的海灣戰爭中,裝有雷射陀螺儀的飛彈那更是大顯神威,讓世界為之一振!
而在林望舒所熟悉的那個世界,突破了西方世界大國技術封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研發出雷射陀螺儀的,卻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據說當年錢學森先生留學美國,他聽說雷射陀螺儀這種技術後,已經預見到雷射陀螺儀必是能扼住一個國家咽喉的重要技術,所以在五十年代回國前,他想辦法弄到了兩張圖片,上面是雷射陀螺儀不完整的公式和資料。
只是帶回國內後,那兩張圖片的公式和資料晦澀難懂,中國科學家根本無從下手。
因為這個,這兩張圖片被稱為&ldo;錢學森密碼&rdo;。
數十年時間,&ldo;錢學森密碼&rdo;無人能夠破解,一直到後來,一位叫高博隆的科學家,為了雷射陀螺儀埋頭苦幹數年,嘔心瀝血歷經挫折,終於研究出來雷射陀螺儀,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這項尖端技術的國家,為中國國防事業發展奠定了最牢固的基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