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節,意千歡,九月輕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不論是數落朕的,還是彈劾程閣老的,都不曾落下一份。程閣老若是連秉公理事都辦不到,那是不是朕瞎了眼?”
厲閣老忙道:“林茂青是覺得此事非同尋常,說重了就是程閣老私底下甚是涼薄,甚至有欺君犯上的嫌疑。臣初時看完摺子,都是心裡打鼓,何況林茂青那樣的年輕人?”
皇帝笑了,“這樣說來,你是覺得這些事都是真的了?”
“臣不敢,只請皇上明察秋毫。”
皇帝沉默良久,到底是沒壓住火氣,責問道:“你雖非首輔,也是日理萬機,不關心天下蒼生的疾苦,卻怎麼關心起別人膝下無子、女兒的來路了?你想要朕怎樣明察秋毫?說程閣老過繼舅兄的女兒是錯,還是說為了收養次女有個名正言順的說法從而以納妾為名頭是錯?又或者,你想與林茂青一樣,把程家次女的出身說成是罪臣之女?!”
“臣萬萬不敢!”厲閣老慌忙跪倒在地,手指已有些微微發抖。
皇帝冷哼一聲,“沒有親生骨肉,便是心裡有別人?程閣老在十年前就能休掉髮妻另娶,他可曾有過這種意圖?一個女子生不出兒子,你有本事就給她找秘方治病,沒本事也該管好自己的嘴!”
大冬天裡,厲閣老額頭冒出了細細的汗。
“朕要的大臣,只要不是背地裡男盜女娼仗勢欺人,怎麼過日子都行。有些事情,朕從年輕的時候就略有耳聞,不需派誰親自查證就能想見到。若是想追究,真不用誰把彈劾的摺子送到龍書案上。同理,你今日雖然行事糊塗,但朕不會怪你,畢竟,你在公事上不曾行差踏錯。至於程閣老兩個女兒的來歷、出身,朕比你清楚,程家次女並非罪臣之女——不過是一個書生站錯了隊,弄得家門沒落。”
厲閣老心裡驚詫,面上卻是恭聲稱是,磕頭認錯。
“林茂青舉薦的人,該用還是要用,君無戲言。但林茂青其人,你看著發落掉吧。讓他外放,或是歇息三五年。”皇帝語聲停了停,語重心長地道,“日後不要總盯著別人的門生、家事,別人反過頭來盯著你這些的話,你又當如何?你真敢拍著心口說比誰都乾淨磊落?若真如此,厲夫人搬弄是非的事情又是因何而起?朕的朝廷,向來只談朝政,只在刑律上懲處官員,那些雜七雜八的手腳,收起來為好。有些事情,朕不是沒看到,只是不想看得太清楚。”
厲閣老訥訥稱是,行禮告退。
皇帝看著他的身形遠去,面色愈發沉冷。
他是真的很厭惡這種打壓同僚的手段。如果這種事情成了風氣,官員會相互攀咬,為了避免被誰彈劾,會更加不擇手段地發展裙帶關係,以圖自己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有個說話有分量的人站出來為自己開脫。
等到官員們沒得攀咬了,就該輪到他這皇帝了,咬他的皇后、嬪妃、皇子、皇女,直到咬到他身上。
到那個地步,朝堂就再不是朝堂,臣子會淪為隨時數落別人家事、當街罵街的潑婦。沒人會再為軍國大事嘔心瀝血,彈劾的人不允許。
到那個地步,還想開創盛世?不被官員們氣得吐血而亡已是萬幸。
程閣老一事,最先提起的,是劉允。劉允聽說了一些風聲,又明白他不想失去左膀右臂的心思,便委婉地說了兩次。
他比程閣老年長几歲,登基時尚年少。他從磕磕絆絆到最後說一不二,與程閣老在官場上的經歷大同小異,由此,對程閣老的一些事情,私底下其實也好奇。
三十來歲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程閣老膝下無子,詢問過幾句,程閣老只是灑脫一笑,說程家還有嫡出的子嗣,不見得就非得是出自他膝下。
他想一想,也是這麼回事。況且,程閣老算是信奉道教的人,對這些事情自然看得開。
前一陣劉允舊事重提,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