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頁,穿越之農家如畫,子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路柒開始抱怨說,「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這麼窩囊。」
許然笑他,「這能有多窩囊?要我說就該讓你們這此後所謂的身份尊貴的人來體驗一下這種事情才會知道老百姓的苦。」
路柒擺擺手,不想跟許然說話。
到了昨天他們停下的地方歇息了一會兒,吃了些乾糧,然後開始接著趕路。
也可能是前面的黴運都用光了,後面的路走起來是頗為順暢,而且也沒出什麼事情。
只不過,有一點不好的就是這路上的難民越來越多了。
路柒去找一些燕王分佈這附近的人瞭解過了,這都是南邊因為洪災和瘟疫流落過來的難民,能夠活著走到這些地方也算是他們命大,不過卻沒有人敢收留他們,就怕萬一染上瘟疫。
他們從許家村離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了,現在還有難民往這邊走,那就說明瘟疫還是沒有治好。
要是瘟疫好了,這些人估計就該往回走了。這一路走過來,衣不遮體食不果腥、沒個落腳的地方,個個餓的面黃肌瘦,看著實在是可憐的很。
燕王在這邊的人也只是一個小官,上面還有人壓著,所以這事兒他也管不了。
這些沒人管的難民們也只能繼續流浪。
路柒只說,「估計這瘟疫還沒過去,老皇帝也該到頭了。」
許然不解他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卻在下一個城鎮的時候知道了。
百姓中開始流傳起是因為皇帝昏庸無道,被上天懲罰才降下災難的。
這是許然從眾多流言中自己概括出來的。事情發生在南方,而北方都已經傳出了這樣的留言,那該說明南方的情況多嚴重。
也難怪路柒會說那樣的話,民心散了,這帝位自然就坐不穩了。
他們在鎮上休息的時候,路柒不知道從哪兒去拿回了一封信。
這信是從京都傳過來的,信上寫的也是京都的形勢。
留言起源於京都,傳的人多了,下面的官員也瞞不住了,就往上面報。捅到老皇帝面前的時候,老皇帝大發雷霆,將遞摺子的官員給斬了,這還不算,還斬了一些百姓以儆效尤。
老皇帝不喜太子,所以就將這斬百姓的事情推給太子去做了。
許然看完之後也明白了,這皇帝當真是當到頭了。
許然問路柒,「燕王支援的是太子?」
路柒點頭,「雖然沒有明著表示,但是燕王支援的人就是太子,而且太子也是個有能耐的人,當了皇帝之後絕對會比老皇帝好,到時候對燕王也好,畢竟燕州這地方不大,還冷。」
路柒這話裡麵包含了太多的東西,許然懂了大半,不懂的也沒有開口問,他將手中的信還給路柒,「現在京都什麼情況都不關我們的事,太子有能耐自然會處理好這些事情。糖糖果果現在還小,所以我也可以安心幾年。」
路柒將信收了起來,說道:「我們還是趕緊的趕到燕州吧!一旦這件事情鬧大了,皇帝不滿,或者百姓不滿,都會殃及池魚,只有到了燕州才會安全。」
許然問,你就這麼肯定燕州的百姓不會不滿?」
路柒說,「自然,燕王這麼多年的治理可不是隻是嘴上說說而已,再說了這些難民也走不到燕州去的,等他們走過去了,也該到冬天了。到了燕州也會被凍死。」
許然一想也是,為了不被殃及,他們休息了一天之後又接著趕路。
日子轉瞬即逝,從七月到八月,又從八月到了九月。
入了秋,北方也冷了起來。水土不服,加上一直趕路太過疲倦,包子在路上的時候發起了高燒。
所以他們也不得不停下來等到包子好了才接著趕路。
幸好有路柒這個大夫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