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頁,琬兒[重生],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樾王李衷趕緊派出使臣通知自己那三位兄弟趕緊派兵支援,可是卻只有閬州王出兵了, 其他兩位王都因為沒有準備充分,而遲疑不決。
貝州王與邵王之所以「沒有準備好」,是因為呂吉山的特使先於李衷的使臣立在了貝州王與邵王的面前,他們帶來了呂吉山的親筆信。
呂吉山叩拜貝州王(邵王)足下:知您近來康健,吉山不勝歡欣!王爺為李氏宗嗣,受高宗皇帝器重,得以封爵稱孤,放眼當今李氏子孫,各有封賞任命,位置高下有致。無不腰繫紫綬絲帶,掌管金印,參預籌劃軍國大計,坐輕車豎旄節,身負保衛邊疆的重任,爵位亦可傳給子孫。這是何等的威風啊!
如今吉山聽聞王爺您正試圖拱衛樾王進攻京都,奪取大寶。並沒有其他原因,僅僅因為王爺您內心思慮不足,又聽信了外面流傳的謠言,一時迷惑錯亂。故而吉山今日便試圖將當下之厲害關係與王爺您說道說道。
當今天子缺位,便由呂氏太后代行執印。太后娘娘對臣下赦免罪責,只求其建功立業,不計較過失加以任用,以赤誠之心待天下之人,使一切懷疑動搖的人都安定下來。這一切都為王爺所熟知,不需要吉山一一細述了。古有朱鮪,殺了光武帝的哥哥,但漢光武帝並不因之而疑忌。何況王爺與太后並無任何仇怨,而王爺反倒以功勳見重於當世。迷途而能知返,這是先賢們所讚許的,迷途不遠而歸來,更為古之典籍所褒揚。當今太后輕於刑法而重施恩惠,王爺在封地的家宅完好,親戚安居樂業,姬妾環侍,子孫滿堂。您心裡可要好好想一想,這當下的生活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如今百姓安居,天下太平,樾州王覬覦大寶,欲行竊國之倒行逆施,除了他自己的親信,王爺您還能找到能對樾州王揭竿呼應的人了嗎?樾州王逆天道而動,必為天下人所唾棄!如若王爺您知難而上,為這一心懷鬼胎之逆臣奔走效勞,難道不覺得可悲嗎?更何況吉山已率二十萬大軍扼守劍南道,李氏叛臣馬上就要受縛至京城蠻邸,懸首級於藁街。而王爺您卻欲如魚遊於燒沸水的釜鼎之中,如燕子築巢於搖盪的帳幕之上,這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嗎?
望王爺儘早作出妥善安排,自己爭取幸福的前途。王爺您若猶豫因循而不知改過,可要好好考慮吉山的這番話。聊以此書表達往日的情誼,望您詳加省察。呂吉山叩拜。
收到書信的貝州王與邵王果然十分周到地款待了呂吉山的特使,貝州王甚至派人送來了一車嶺南才有的特色山珍,要特使帶回中軍,送與呂將軍與眾軍士們嘗嘗鮮。眾將士們奔襲千里,辛苦啦!
呂吉山暗笑,他斂下心神,一面看兵點將,調配好兵馬準備展開清剿行動,一面往樾州境內派發傳單。
呂吉山深深懂得宣傳的好處,文字上的好話有時比刀槍還有力量。呂太后當政以來國富民安,樾州作為西南邊陲最富饒的州郡,有沃野千里,為西南諸州郡的重要交通樞紐。向來都是民窮則匪亂,從沒聽說過哪個有錢人去造反的。樾州百姓過慣了好日子,怎能不清楚樾王李衷與中央王朝的力量對比?
只是如何使樾州人民明白大軍平叛的意義,怎樣解除樾州官僚地主對朝廷的恐懼心理,瓦解樾王軍士的軍心士氣,這是擺在呂吉山眼前的最大問題。呂吉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刀劍石炮沒有作用,有用的是他的嘴巴。
呂吉山再度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以通俗易懂的,老少皆能明的話語向樾州城的父老鄉親們傳遞著呂氏太后的萬丈光芒:
樾州的父老鄉親們!太后娘娘的安撫糧和撫恤銀都已經準備好了!你們還要守著叛賊,拋頭顱灑熱血,做他竊國的臺階作甚?
儒生士大夫們放心了,平叛大軍只是來討竊國逆賊李衷的,只要不是再追隨李衷,便不再是被毀滅的物件了。樾州城內的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