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頁,琬兒[重生],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謊言重複多次也能成為真理,更何況說出這番話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大唐國師沐陽真人,呂后對自己的這個侄兒果真越來越看得順眼,聰明、能幹,又知心識意,情商智商皆過人。
呂吉山雖然沒讀過多少書,智商倒是絕不含糊,再加上這輩子算得上是在打副本,兵部員外郎的工作做起來完全的得心應手,很快便擢升至了兵部侍郎。作為兵部副長官,除了可以調動兵部兵力外,還掌管了全國所有的武官選用和軍械、兵書、軍令之政,可謂是實權在握。
第17章 兵符(一)
呂吉山「酷愛」讀書,除了上輩子讀過一部分外,這輩子他也更加努力了一些。他也是沒法,兵部侍郎不是隨便誰都能當的,須得有真才實學。
因為在有戰事發生時,尚書會挑出一名兵部侍郎跟隨大軍出征,所以兵部侍郎得懂得擺陣型佈署兵力,也得懂得分析敵方的戰術。而呂吉山沒正兒八經念過書,他不滿十歲便被呂后滅了滿門,扔去了徙河。他的軍事知識都是自學的,而這些知識的來源則是抄家前家中剩餘的藏書,及他入兵部後,於兵部書庫中借閱的所有兵書。
呂吉山很快便適應了這兵部侍郎的位置,而這個實權的武職位置帶給呂吉山的磨礪也是非常重要的,勝過了他後來的諸多文職。
彼時的大唐並不安寧,西邊尚有前朝義軍蔡鼎盤踞隴山以西,北有東突厥汗國虎視眈眈。呂后並不認為目前是主動絞殺東突厥人的最好時機,中原王朝還不夠強大和富有,如果無法徹底剿滅突厥人,不如沿用綏靖政策,保持現狀即可。
隴山的蔡鼎卻不同了,他如同帝國的爛瘡,時不時就會發作流膿。蔡鼎是前朝戰將,前朝隴右地區節度使,高祖建立新朝時,蔡鼎被打得縮去了天山地帶。
可隴山西部屬於蔡鼎的傳統勢力範圍,加上有隴山阻隔,中央帝國控制起來稍嫌無力。這讓天山上的蔡鼎尋到了機會,幾次天災疫情泛濫過後,隴右地帶再次陷入大唐軍與蔡鼎的亂鬥中,而這幾年的騷亂趨勢日漸嚴重。
……
這幾日出入宮禁的戰報逐日增多,隴右的暗瘡又流膿了,呂后手中捏著自中書省轉來的最新戰報,愁眉不展。這蔡鼎似乎越來越厲害,今年他打過了隴山,第一次進入了鄞州地區。
蘇琬兒有些惴惴,按理這呂后應儘快下旨讓李肇出征隴右都護府平叛才對,如此拖著對剿匪可是不利得緊。要知道上一次隴右叛亂也是李肇掛帥平亂的,耗時一年多,效果還算不錯,將蔡鼎重又打回了天山。
這次呂后如此躑躅不定的,定然是不想再讓東宮壯大了吧……
蘇琬兒非常清楚呂后在擔心什麼,太子領兵出征,必然是得帶兵的。李肇以往曾多次平叛隴右,惠帝主政時便封了李肇一個虛爵:安西王,讓李肇遙領安西都護府。雖說算不得李肇正兒八經的封地,李肇卻是安插了副手在安西都護府的——方清揚。
方清揚是河間郡王李建亮的外孫,曾是李肇的侍讀,哥倆自小就一起玩耍,一同進學堂,好得跟一個人兒似的。李肇的每次出征都有方清揚隨侍左右,方清揚也是一員猛將,十四歲便隨著他外公多次徵戰東突厥,東突厥王子戎丹就是方清揚雪夜追擊千里地,親手抓捕到的。
方清揚勇猛,他代替李肇擔任安西都護府都護,都護府轄內三萬精兵便就是李肇的私兵。雖然距離京畿遠,但實打實的兵權加上太子身份,這對呂后來說已然是十分有力的掣肘。而此後李肇的每一次出征,每一次都會有朝廷額外的兵力撥予李肇,畢竟只靠安西都護府的三萬兵力很難完成什麼實質意義上的大事。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兵力臨時調撥,隨著李肇徵突厥,平叛亂,李肇在西北邊防軍中的威信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能人異士投奔李肇帳下,東宮力量一家獨大,這對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