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3章:各有行動,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二十六日,在巴布赫帶著那兩百餘烏須部落倖存者逃到雒南盆谷的同時,魏將司馬安,則已率領著麾下人馬,來到了『盧氏平原』的西側盡頭,一條當地人稱之為『橫澗』的河流。

越過這條橫澗,便是那條連線盧氏平原與雒南盆谷的狹長谷道,彎彎曲曲的據說有兩百餘里。

當日,司馬安在橫澗的北側,命麾下奴隸們開始建造一座軍營——姑且稱之為『盧原澗北魏營』。

在軍營內那座臨時搭建的帥帳內,司馬安將麾下的將領召集起來,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期間,博西勒問司馬安道:“大將軍打算在此建營停駐?等待(肅王)殿下的命令?”

司馬安搖了搖頭。

事實上,肅王趙弘潤在這次作戰中給予了司馬安相當高的授權,因此,司馬安可以毫無顧忌地拒絕烏須部落的投降,自作主張地將已經失去抵抗意志的烏須部落徹底覆滅。

倒不是說司馬安當真性格嗜殺,只是他覺得,烏須部落是羱族人的王庭,若能趁機會剷除,還是儘早剷除為妙,免得影響到某位肅王殿下收納三川郡的意圖。

是的,在得知某位肅王殿下打算用“兩面旗幟”來迫使三川境內的諸部落確定各自立場時,司馬安就猜到,那位肅王殿下這是要收三川了——趁著這次機會,將三川正式納入魏國版圖,成為名副其實的『三川郡』。

在名字這件事的情況下,司馬安怎麼可能接受烏須部落的投降?

其他部落暫且不說,烏須部落是必須要覆滅的!因為有烏須部落存在,三川境內的眾多羱族部落,未必肯接受臣服於魏國。

這是一種默契——司馬安很清楚那位任命他為先鋒官的肅王殿下,需要他做什麼。

『接下來,就是羯部落了……』

正如秦軍主帥武信侯公孫起所料,司馬安在覆滅了烏須部落後,便盯上了坐落在雒南盆谷的羯部落——只要魏軍選擇速攻,那麼這是必然的結果。

但待等司馬安來到橫澗一帶,從博西勒口中得知盧氏平原與雒南盆谷之間居然是崇山峻嶺相隔,唯有一條長達兩百餘里的狹長谷道可以通行時,司馬安心中就難免犯起嘀咕。

畢竟,騎兵是不適合在那種山谷地形作戰的——確切地說,騎兵不是不能在山谷地形作戰,而是在這裡作戰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

騎兵優勢在於什麼?在於機動性,然而在那條狹長蜿蜒的峽谷,騎兵的機動力便大打折扣,只剩下列隊衝鋒這種攻擊方式,威脅程度被大大降低。

因此,司馬安有預感,此番他進攻羯部落,可能不會那麼順利,畢竟羯部落佔據著有利的地形。

而在這種情況下,就必要在峽谷外的橫澗附近,建造一座可以退守的軍營,以應對不是會打上多久的這場戰爭。

“盧氏到雒南,就只有這條狹道麼?還有沒有其他路?”司馬安詢問博西勒道。

博西勒遺憾地搖了搖頭,回答道:“據我所知,這是前往雒南唯一的道路。……可能有別的捷徑,但我並非此地人士,不太清楚。”

想來也是,博西勒自幼生活在三川北部,曾經最遠踏足的地方就是盧氏,因此對雒南一無所知,怎麼可能知曉這邊的情況?

甚至於,那條狹長的穀道,還是從那些奴隸們口中問出來的呢。

聽到這樣的回答,縱使司馬安心中有些不悅,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吩咐博西勒派人前往峽谷打探路況。

待等到九月二十九日,博西勒派出去的羯角騎兵便返回了澗北魏營,向司馬安稟報他們所打探到情況。

據這些羯角騎兵所說,他們沿著那條狹長的穀道前行了大概一百四十里左右,在那裡,他們看到羯族部落的戰士正在峽谷中建造關隘,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