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6章:巴郡之戰,大魏宮廷,賤宗首席弟子,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氏一族。

倒是秦國的軍隊,引起了巴人們的極大懷疑。

不得不說,這裡就體現出了‘有內應’跟‘沒內應’兩者的區別,倘若沒有內應,秦國軍隊一旦攻擊巴國,就無疑會被所有巴人視為敵人;但眼下的情況下,秦國軍隊以「相氏一族盟友」的身份出現,口口聲聲表示踏足巴國只是為了協助相氏一族這個盟友成為巴國的王,這就極大地化解了巴人對秦國軍隊的抵制。

而這,亦是秦軍主帥王戩最希望得到的‘大義名分’。

雖然就目前而言,王戩手下的秦國軍隊,彷彿徹底成為了相氏一族的打手,但王戩並不在意。

他看得很遠:待等他秦國軍隊打著‘大義’的名號,將巴國的人殺掉一半甚至更多,就算最後相氏一族的首領相鱳撕毀雙方的協議,他秦國仍有能力殺死另外一半的巴人,徹底奪取巴國全境。

這可比他秦國軍隊貿貿然進攻巴國而被所有巴人聯合抵制划算多了。

至於王戩何以肯定相氏一族的首領相鱳最後肯定會撕毀協議,那就更簡單了,因為就算相鱳不撕毀協議,他王戩到時候也會想辦法撕毀協議。

相鱳自以為可以驅虎吞狼,卻恐怕不曾想到,那頭猛虎到時候也會連他一塊吞掉。

八月下旬,秦國軍隊與相氏一族,對相氏一族展開兩面夾擊,好在此時,樊氏一族的首領樊烈聽取了北宮玉的建議,出兵支援江州,與巴氏一族相互支援,總算是暫時擋住了秦國軍隊的進攻。

但遺憾的是,這個局面並不能長久維持,因為進入巴國協助相氏一族的秦軍,只不過區區幾萬人而已,在北邊的漢中,仍有十幾萬秦軍虎視眈眈。

九月初,秦將王奔率領秦國軍隊,隔江攻打曋氏一族,曋氏一族在正面戰場抵擋不住秦軍的攻勢,唯有退到「枳城」,希望能夠憑藉城牆擋住秦軍的攻勢。

不得不說,無論是鄭氏一族、還是曋氏一族,他們在對抗秦軍的策略上出現了嚴重失誤,要知道中原國家的軍隊,最擅長的就是正面交戰與攻城戰,而秦國軍隊亦是如此。

而鄭氏、曋氏兩族的戰士們,卻放棄了他們最擅長的騷擾、偷襲的戰術,成群結隊地試圖在正面戰場擊敗秦軍,這如何會不敗?

當世能在正面戰場上抵擋住秦國軍隊的,除了魏國與曾經的韓國以外,幾乎再無第三個國家。

包括據城防守。

同樣是弱國,為何魯國當初可以抵擋住楚國的進攻?

除了當時有桓虎這位出色的統帥排程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為魯國擁有數量眾多的戰爭兵器,這才使得新陽君項培與上將項末這新舊兩位三天柱紛紛戰敗於魯國。

然而巴國有什麼?

長久的偏安一隅,使得巴蜀兩國的實力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原。

當巴族戰士的弓箭無法射穿秦軍士卒的甲冑時,其實雙方已經提前分出了勝負。

短短七日,曋氏一族的都城「枳」,亦被秦國軍隊與相氏一族的戰士所攻陷,為了儲存己部落的族人,曋氏一族的首領只好臣服於相鱳。

至此,巴族五姓中,就只剩下樊氏一族、巴氏一族,以及實力空前強大的相氏一族。

好在此時,蜀國的君主「杜盧」,派人支援了巴氏一族與樊氏一族。

杜盧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君主,縱使如今也不過三旬而已,正因為年輕氣盛,他對苴國試圖擺脫他蜀國附屬地位而極為不滿,甚至於在幾年前,還曾恐嚇過苴國,說是令立苴國國主,這使得蜀苴兩國的關係一度跌落了低谷。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苴國國主才會同意秦國軍隊借道攻伐蜀國。

在杜盧的心中,巴國也好、苴國也罷,都是他蜀國的敵人,前者是世仇,而後者,則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