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0章 快意,最才子,華西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艇的引導護衛下靠了岸。

岸上已有不少官員等在那裡順天各縣的知縣中,凡是被選為外簾官的,都在順天府學學政的帶領下前來迎接。

順天府的學政大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頭髮還黑著,但面上的皺紋卻跟梯田一樣。

各官員自報家門之後,吳節才知道這學政姓王名屋,一聽就知道他的籍貫在王屋山。此人是這一科應天府府試的副主考,按照規矩,主考官需中央下派,副主考則由地方學政充任。

各人所擔負的職責也不同,主考官要出四書三道題的,副主考出五經五道題。也就是說,吳節負責稽核考生的八股文,這個王屋則批閱策論。

說來也巧,這個王屋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二甲第二十九名,賜同進士出身。和張居正、譚綸、包應霞同期。其他,他和包應霞關係還很不錯。

說起來,和吳節也是自己人。畢竟,包大人可是吳節的大宗師。

文官們一見面,首先就論功名,先得報出自己是什麼出身,是哪一屆的進士,得了什麼名次,然後才是現任何職,最後再排個座次。

吳節雖然在眾文官中屬於後進,可駕不住他是狀元,自然排在第一。

這麼一敘,吳節知道了王屋和自己的淵源,心中也是高興。從童子試到殿試,這麼多考官中,吳節最尊敬的就是包應霞,最親近的卻是李春芳。

這王大人年紀一把,卻不包大人那麼迂腐梗直,為人平和詼諧,一想到要和這人相處大半個月,吳節就覺得一陣輕鬆。若真換個包應霞那種剛直的副手,相處起來只怕不是那麼容易。

文官們一陣論敘排輩,倒將萬文明冷落到一邊。

等了半天,他才道:“各位大人,天已經暗下去,且回去吧,我已經準備了酒菜送去學政衙門。”於是,眾人這才各自上了轎子。

這麼多大老爺齊聚在碼頭,早就驚動了許多百姓。

也顧不得黑,遠遠地聚在一邊,藉著燈籠火把的光看熱鬧。

人群中,有一個少年認出了吳節,愣愣地站在那裡。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王朝

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