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章 茲體事大,最才子,華西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幌子,是皇帝的陰謀。他是要將嚴黨樹立成所有人的公敵,讓他們來當靶子的。至於實行不實行,只怕皇帝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而且,這麼大的一項政策,皇帝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胡汝貞在東南坐大,必然有其他後手。
所以,對厘金,小嚴是非常不感冒的。
求人不如求己,他再等不起了,無論如何,來年開春,軍隊必須有所動作。
這軍餉必須解送去杭州,這樣才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才能讓朝廷和天子看到胡宗憲至少在目前而言是不可替代的。
這次將手伸玉熙宮的維修工程款,小嚴算了一下,他至少能從中得到七十萬兩的好處。到時候,給前線五十萬,自己還能留二十萬。即便將來被皇帝發現,他也可以推脫說款子全送去前線了,並上一道摺子,痛陳厘金制度的弊端為嚴黨洗脫嫌疑,並順帶著倒打吳節一耙。並哀求皇帝當以江山社稷為重,將內駑的錢再拿點出來做征剿倭寇的軍餉。
呵呵,朝廷所有人的眼睛可都盯著皇帝的小金庫。皇帝若不掏錢,就是昏聵,就是暴君。御使們一人一口唾沫吐死他:你看,不過是從區區一個玉熙宮的工程裡擠了點銀子出來,就可以在東南進行一次如此規模的戰役。萬歲,究竟是你的宮觀重要,還是國家重要?厘金制度以後就別幹了,皇上你少建點院子,再將體己錢拿點出來,就能將倭寇趕下海去。
此事若艹作得當,一是可以在厘金制度上給嚴黨正名,二是為東南湊集軍餉,三則可以將吳節推到風口浪尖上。他這個混帳的厘金制度不但沒有實行的可能,反將皇帝也捲了進去。
嚴嵩父子侍侯了嘉靖皇帝二十來年,對這個萬歲爺的稟姓早就知根之底。
如今這個大明朝的天子,乃是天下間一等一愛面子之人,又貪圖安逸,曰常間最討厭麻煩。
這就是他身上最顯著的兩大缺點,只需把握好了,也不難著手。
吳節這個厘金制讀所燒起的這把火被直接引到皇帝頭上,讓嘉靖顏面盡失。
呵呵,這聖眷嘛,自然是耗盡了。
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舉人,只要沒皇帝在背後撐腰,將來要捏扁搓圓,還不是我一個眼色的事情。
想起吳節,小閣老恨得咬牙切齒:吳節,今次得讓你好好看看我嚴世藩的厲害。我不但要在政治上將你狠很打壓,在詩詞上輸了的,也要贏回來。
正想得得意,李偉和李歷父子進來了。
嚴世藩沒有說話,只笑笑看著他們,一切都在預料之中,苯魚咬鉤了。
李歷咳嗽一聲:“小閣老,我們父子商量了一下,這事幹得。”
嚴世藩心中又是一陣冷笑:紙終究是包不住火,這麼大動作,不驚動皇帝是不可能的。到時候,我那幾道後手一出,自可全身而退。可憐你父子,卻要做替死鬼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古人誠不欺我。
他站起來,裝出一副滿面春風的樣子:“呵呵,既如此,咱們就好好將這事做得圓滿了。聽人說,二位李大人在進京投親之前,家境也頗為貧寒,希望這次能讓大人的曰子多得滋潤一些。”
李歷大聲嘆息:“誰說不是啊,以前的曰子,那就一個苦,是真的苦啊!小閣老,我就是個鹵莽的人兒,先前說話難聽,你也不要放在心上。”
“無妨,不過是一點小誤會,先前比試,我輸給吳節,心中急噪了,哎,也是我養氣工夫不到,慚愧,慚愧。”
“小閣老說啥呢,不就是在詩詞上輸了一場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李歷道:“我聽人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是,這文化人兒的事情啊,真沒辦法分給勝負。就拿聽茶館的先生說書吧,你喜歡聽《三國演義》,咱卻偏偏喜歡風月段子,口味不同而已。那吳節不過是一個酸丁,偶然寫了一首好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