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4章 如意,最才子,華西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去就是,幹嗎要扯上我吳節?
可憐我吳節明天凌晨三點就得起床,必須在愛四點之前趕去貢院廣場點名排隊入場。
想到這裡,吳節心中鬱悶,忍不住捏了捏手中的如意。
不捏還好,這一捏卻發現不對,感覺把手處的下方有一排很奇怪的花紋。
像烏木這種材料做成的器物,講究的是順著它本身的紋裡順勢而為,這才天然趣成。烏木材質堅韌,光潤如玉,工匠一般都不會在上面雕東西。
當初皇帝賞給他這柄如意的時候,因為這東西不值錢,吳節大失所望,也沒細看,就順手扔給了蛾子,根本不知道這上面雕了什麼。
剛入夜,街道兩邊的人家還燃著燈火,恰好路過一家沒有關門的店鋪,藉著屋中投射而來的燈光,吳節朝如意上看了一眼這一看才發現,自己剛才摸的花紋原來是一行米粒大小的字,上面刻著: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姓。
這一句五言詩的詩句,吳節卻是認識的。乃是建安七子中的劉公幹所作,名曰《贈從弟》,全詩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悽,終歲長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姓。”
詩中描寫松樹堅貞的節艹,用比喻的方式勉勵從弟奮發圖強。
按說,看這柄如意的年份也不是太古老最多幾十年的光景,而皇帝身邊之物的題款都有講究。嘉靖和當代書法大家的字吳節都是看過的,但這一句詩的字跡他識不得。
正思索中,吳節和嘉靖就走到大街上。
這個時候,對面來了一頂四抬大轎子,前面是兩個衙役模樣的護衛。
見了吳節和嘉靖,就是一聲厲喝:“什麼人,大半夜的在街上溜達,非殲即盜,過來!”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