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放屁都是土豆味
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放屁都是土豆味,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敏也說道:“還是老疙瘩有眼光,今年要是還弄粉條,肯定賺不到什麼錢了,我聽說今年的土豆老多了,賣不出去都得做成粉條澱粉,可畢竟是下細的玩意兒,誰能天天吃頓頓吃啊!”
俞家村大部分人都因為掛麵廠的成立而受益,之前準備跟風上馬粉條土作坊的也因為俞承偉的勸說而放棄。
現在愈發印證了俞承偉的眼光獨到且長遠,這要是跟風做土豆粉條的生意,還不得賠死啊!
但親戚朋友們的恭維,越發讓俞承偉意識到黑石鄉種的那麼多土豆不好消化,那可是近十個村子的產量,賣不出去可就全完了。
俞承偉招手,把俞劍秋從梁敏的懷裡抱過來,一邊逗弄一歲的俞劍秋,一邊問道:“現在粉條是什麼行情?”
“比以前落價了三分之一,差不多能保本吧!可搭上人工和時間就犯不上了。”俞承柱說道。
俞承偉又得知隔壁的幾個村,粉條作坊如同雨後春筍,差不多有三十幾戶都在做粉條的生意。
不禁吐槽國人的跟風能力太強悍了,只是一窩蜂過後,註定大家都吃不到這個生意的紅利。
“大哥,你們還是得抓緊時間研究泡麵,我託人從外地買了一些,拿回來之後大家都看看,大概的工序我知道,但是口味這東西就得集思廣益了,能做到差不多才行啊!”
食品工藝是一門大學問,俞承偉不相信一群老農民能做出口味和上輩子一樣的泡麵。
還有料包的味道,脫水蔬菜的製作等等,那也是科學,他不求做到“以假亂真”,但怎麼也得能吃的下去才行。
等人群散了之後,就剩家裡人了,劉桂芬迫不及待的問了問凌秀波。
“老疙瘩,啥時候把秀波接回來啊?”
俞承偉只能把事情大概說了說,劉桂芬等人才知道凌秀波的父母竟然都進了監獄。
劉桂芬也沒有再提這個茬口,怕兒子心裡不痛快。
正如俞承偉和王雄預料,今年土豆大豐收,畝產破了記錄,但是看著地裡,村民家裡堆積的土豆,黑石鄉上下全都發了愁。
王雄發動鄉里幹部的所有人脈關係,往縣裡硬踹了十萬斤,作為國慶節的福利發了下去。
最後縣裡的領導一聽黑石鄉的幹部來,全都躲了。
據說縣委黃書記私下裡開玩笑,說放屁都是土豆味。
緊隨而至的是玉米制種和黃芪的收穫,和黑石鄉其他村相比,榆樹村,吳家大院這兩個村子的村民可謂喜笑顏開。
綠城農校來收玉米種子,價格正如俞承偉之前說的,比種普通的品種高了一倍還多,黃芪也是如此。
袁建設給俞承偉算了一筆帳,今年村裡農民一年的收入,是過去三年的總和。
與之相對的是其他村的村幹部,村民堵了鄉里的大門,甚至還有人把土豆拉到了鄉政府。
揚言不給解決了,就用土豆把鄉政府給淹了。
會議室裡,煙霧繚繞,王雄示意黨政辦主任張友昌把窗戶開啟通通風。
“今年豐收是好事,但是收穫了這麼多土豆就不是啥好事了,我問過來收玉米種子的農校專家,咱們這個土豆的品種不太好,水汽大,不耐儲存,三兩個月銷售不出去,極有可能爛掉,大家想想辦法吧!”
俞承偉沒發言,副書記副鄉長劉慶斌臉色發苦。
“王書記,該想的招都想了,我現在去縣裡,人家一聽我是黑石鄉的,全都繞著走,縣裡的人意見也挺大,往年分福利還有點水果什麼的,今年全變成了土豆子,背後都罵咱們黑石鄉不幹人事呢!”
副書記馬濤也是苦笑,“咱們林城縣才多少人,能吃多少土豆,十萬斤也才不到一個村的產量,真的消化不了,得想別的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