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交公糧,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件事俞副鄉長可以再琢磨琢磨,等過幾天去縣裡開會的時候,我跟張書記提一提,現在還是落實一下秋糧入庫的事情吧!”

俞承偉見鄭一迪還是和之前一樣對此不重視,心中略微有些不滿,但是他知道這時候不是跟鄭一迪理論的時候,想要讓鄭一迪改變主意轉而支援自己,必須得想點別的辦法。

散會之後俞承偉來到了鄉里給他準備的辦公室,他只是稍微歸置了一下,就來到了黨政辦辦公室。

張友昌等人對俞承偉的態度和之前又有了很大不同,因為他們委實沒有想到,俞承偉雖然沒上黨政辦主任,卻一躍成為了黨委委員副鄉長。

要知道現在的黨政辦主任李海,級別雖然也是副科級,卻還不是鄉黨委委員呢!

俞承偉和張友昌等人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卻是他在黑石鄉最熟悉的幾個人,他當然要把彼此的關係保持牢靠甚至更進一步,否則真就成了光桿司令,說話都不響,那多尷尬啊!

小飯店走起,俞承偉請客,此舉更是讓張友昌等人心裡舒坦,覺得俞承偉雖然升官了卻沒有官架子,恭維馬屁自然是不要錢的往外抖落。

俞承偉透過張友昌等人也側面印證了他用官鼎觀察到的結果,鄉里是鄭一迪一家獨大沒錯,但是林友祥因為有靠山,雖然顯得不那麼強勢,但說話一樣管用。

俞承偉始終惦記著玉米制種和黃芪種植的事情,張友昌等人本鄉本土的,這頓飯吃下來,俞承偉也大概明白了農民的真實想法。

歸根結底還是害怕改變,認為現在雖然苦一點窮一點,但是日子還過的下去。

可作出改變,天知道是好的改變還是壞的改變,一旦是壞的,農民根本沒有絲毫的抗風險能力。

就像十幾年後無限度的消費公信力一樣,種這個搞那個,最後把農民的積極性搞的所剩無幾。

黃曉雯作為比俞承偉大不了幾歲的人,隱約摸到了俞承偉的脈搏,提出了一個主意。

“俞副鄉長,您跟鄉里掰扯,還不如去說服榆樹村的人,只要村裡同意,也不是不能搞嘛!”

俞承偉覺得黃曉雯的腦子的確挺活絡,這個想法他當然想過,所謂的榆樹村的人,切實指的就是袁本昌的後人。

雖有扯大旗作虎皮之嫌,但只要袁本昌的後人點頭同意,鄉里鄭一迪即便不同意,大概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曉雯說的不錯,那明天跟我走一趟?”

黃曉雯笑著答應,她以前是王大民的辦事員,但王大民被擠走之後她就變成了普通的黨政辦成員。

以前一些隱形的好處,比如打著鄉政府名義簽單賒賬之類就不敢做了,聽到俞承偉讓她跟著去榆樹村,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張友昌和劉靜等人隱晦的互相看了看,都是一個鄉里的,誰還不知道誰呀!

黃曉雯跟王大民雖然沒有啥事,但是偶爾摸摸搜搜佔點便宜肯定有,不禁感嘆年輕就是好,黃曉雯如果靠上俞承偉,就算真的發生點啥事,估計黃曉雯也是巴不得的。

這次請客吃飯,就沒用俞承偉自己掏錢,張友昌麻溜的使用了俞承偉現在擁有的特權,掛的鄉政府的賬,作為副鄉長,俞承偉有一定的報銷經費,一年大概五百元左右。

第二天,俞承偉和黃曉雯騎車趕赴榆樹村,指望做公車那是不可能的,鄉里總共三臺車,鄭一迪和林友祥的車輪不到俞承偉指揮,而打機動的黃麵包,一大早就被林友祥徵用接人去了。

來到榆樹村更是不巧,村裡都在忙著交公糧,俞承偉和黃曉雯只能又騎車去糧站找人。

糧站的圍牆外面,粉刷著極其富有時代特色的標語: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才是自己的。

所謂交公糧,就是農業稅的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之最強穿越系統

妙妙醬丷

序列:從瘋子開始晉升

我不要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