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趕車和開車的關係
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趕車和開車的關係,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俞啊!有些事不要說透,對你有好處,於副主席的事情,就不要往外說了。”許利國稍微提點了一下俞承偉該怎麼借勢,“趙主任那裡也不要提。”
當俞承偉回到黨政辦辦公室,包括趙家華在內看俞承偉的眼神都變了。
都是機關單位的人,哪會不知道於淼的級別,再道聽途說於淼的背景,無不對俞承偉高看了一眼,別的不說,俞承偉這小子有後臺啊!
趙家華看著俞承偉的背影,美眸眼波流轉,似乎在泛著光,一雙粉拳緊握,似乎做出了某個決定。
俞承偉的情況,趙家華知道一些,家裡只有一個寡母務農,物件的父母在林城縣稍有些地位,她猜測俞承偉得到於淼的另眼相待完全是出於那篇報告文學寫的好。
“明天是週日,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我請大家去縣裡吃飯,大家可以把家屬都帶上,小俞,把你物件也叫來吧!”
趙家華請客的言語,讓辦公室裡的人一陣歡呼,俞承偉也給凌秀波打了電話,約好了明天見。
這天晚上俞承偉回了家,和母親劉桂芬聊了一會兒,他把一堆書裡的小冊子翻出來,這是他畢業的時候跟老師同學們留的通訊錄。
玉米制種得到了許利國的支援,今年來不及了,但是他短時間內不會離開黑石鄉,明年幹也一樣。
因為在農校的時候是尖子生,俞承偉跟老師們的關係都不錯,他翻看著通訊錄,找到了副教授穆淳的電話。
這位是農校育種方面的大拿,黑石鄉能不能拿到玉米制種的資格,穆淳的意見十分重要。
“看來得找個時間去農校一趟,當面跟穆淳教授說這件事,而且我一個人去份量肯定不夠,最好是縣裡,鄉里都有領匯出面。”
俞承偉正琢磨著這件事,劉桂芬進屋說道:“大柱聽說你回來了,急三火四的來找你。”
不等劉桂芬說完,俞承柱的身子就擠了進來,臉上帶著抑制不住的笑容,“老疙瘩,成了,成了。”
原來俞承柱拿了俞承偉的三百塊錢,除了買土豆種和器具之外,梁敏出主意說先買些土豆地瓜試著做粉條,反正怎麼做老疙瘩都說了好幾遍。
第一次試驗就挺成功,雖然賣相不佳,但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土豆粉,地瓜粉可以說供不應求。
第一批製作的二百斤粉條,村裡和隔壁村就給包了,去掉成本賺了三十多塊錢。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俞承柱信心大增更有奔頭,第二批製作的五百多斤粉條又很快賣光了,得到了遠超種地獲得的收入,這不聽說俞承偉回家,迫不及待的上門跟俞承偉分享喜悅。
俞承偉也是非常高興,感情上他是不能再認爺爺奶奶了,能在物質上幫襯總算是個小小的安慰。
“大哥,你也別高興的太早,咱們國家喜歡跟風的人多的是,看到你乾粉條掙錢,肯定有人跟著幹。”
俞承柱還沒想到這個茬,臉色頓時一苦道:“那咋整?”
“你得擴大規模,抓好品控,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把名氣打出去,讓人一想到粉條,十里八村就得先想到你俞老大,另外你再跑一跑供銷社,爭取把粉條擺放到農副食品櫃檯。”
更長遠的俞承偉沒法說,因為俞承柱還不具備那樣的條件,最起碼一個運輸條件就卡死了現階段的發展。
農用三輪車不算太貴,但是運力有限,若是買一輛老解放卡車,又沒那個經濟實力,現階段只能艱苦的進行資本的積累了。
俞承柱一聽要跟公家的部門打交道,就有點退縮,俞承偉只能繼續給俞承柱打氣,並且一再表示會幫著找人找門路,爭取讓縣供銷社自己上門來收購粉條。
第二天雖然是週日,但是天公不作美,俞承偉起來就看到外面下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