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送禮中的轉圈
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送禮中的轉圈,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凌秀波聽到林友祥走了才出來,凌青夫婦免不了要問問在省城的經過,其實主要還是打聽俞承偉和於淼,弘宜虎的事情。
得知俞承偉雖然沒見到於淼,但趙家華的愛人住院都是於淼幫著安排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們兩口子覺得只要俞承偉和於淼這根線不斷,將來大有好處。
臘月二十九,俞承偉把該走動的都走動了,他已經跟鄭一迪和林友祥說好,這個年他在鄉里值班,前段時間請了幾天假,正好春節填補上。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在外面忙著送禮,自己家裡也有人送了不少年貨,略微一想就明白了關節所在。
他已經不是農機站的技術員,而是成了副鄉長,這在鄉下已經算是旁人眼中的大人物了,油坊鄉乃至街坊四鄰,黑石鄉的,或遠或近都算掛了一號。
劉桂芬有著農村人的質樸,但凡是來送東西的,都記住了,貴重的東西也不會收,即便這樣還是囤了一倉房的年貨,大多是農村的土特產,時興的年禮。
“老疙瘩,這樣不會犯錯誤吧?”劉桂芬沒想到積少成多弄了這麼大一堆,心中不免忐忑,害怕影響兒子的前途。
“沒事兒,禮尚往來嘛!都記下來到時候一一回禮就是了。”俞承偉對這種人情往份不太在意,將來補上就行。
劉桂芬連連點頭,“誰送的我都記下了,到時候把這些年貨輪換著挨個還回去。”
俞承偉不由得一笑,他聽上輩子的父親說過農村的送禮趣事,基本上每家每戶收的東西,自己等閒都捨不得吃用,最終都還送了出去,以至於最後被人送的年貨禮品,還是自己買的呢!
“老疙瘩,你可算回來了。”俞承柱的聲音在外面響起。
俞承偉看著滿面紅光的俞承柱,心中份外高興。
這大半年,隨著土豆的收穫,俞承柱的粉條生意徹底站住腳了,而且在梁敏的建議下,俞承柱跟其他幾個村民合夥擴大了生產規模。
雖然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廠,但是幾人合力,總資產已經翻到了上萬塊。
“趕緊的,飯菜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回來吃飯呢!三嬸,晚上別開夥了,梁敏讓您也過去吃。”
俞承柱對老疙瘩俞承偉和三嬸劉桂芬,發自肺腑的感激,要是沒有三嬸和老疙瘩,他今年的日子可就難過了,哪能像現在兜裡揣著幾千塊錢的票子,出來進去的多少被人恭維一聲俞老大。
俞承偉沒矯情,今年他也想跟俞承柱和梁敏過一個團圓年,他自以為的團圓。
俞承柱請的不止是俞承偉,還有三個合夥人,其中兩個姓俞,是本家的親戚,另一個姓王,和俞承柱處的關係極好。
不過俞承偉一來,頓時就變成了飯桌上的主角,對俞家村走出來的這個年輕後生,誰都得高看一眼,22歲的副鄉長,絕對值得他們拉近關係。
粉條的生意,俞承偉差不多跟俞承柱一樣上心,詢問了一下現在的運作模式,給提了幾個十分有用中肯的建議,還保證吧粉條推銷進供銷社的櫃檯。
此舉自然博得了俞承柱等人的歡喜,都覺得俞承偉雖然不是油坊鄉的官兒,但是對自家人絕對沒的說。
俞承偉年三十開始在黑石鄉值班,初二的時候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買了禮物去凌秀波家裡竄門。
因為初二通常被稱為姑爺節,女婿都要到老丈人家裡拜年的。
凌青夫婦的態度愈發的好轉,俞承偉偷摸問凌秀波,凌秀波臉紅的說,媽媽李曉月可能是知道她跟俞承偉在一起了,還隱晦的提醒她做好防護措施呢!
俞承偉心中暗樂,看來張友昌說的沒錯,這要是捅破了那層窗戶紙,大多數都是老丈人家裡吃虧,通常都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