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農業稅
鱘魚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農業稅,重返88,草根的官場逆襲,鱘魚本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天下午,俞承偉帶著二十幾個老同志前往新桃。
這些老同志都是閒不住的性格,一路上興致比較高漲,說起巡視的內容,頭頭是道,而這些人,在津北本土派當中,是被認為大逆不道的。
新桃這邊,市委市政府迎接俞承偉,但跟這些老同志對接的卻是老幹部局。
這是要把這一行定性為老幹部旅遊,俞承偉不猜也知道肯定是出於常委會某些同志的授意。
但是某些人還是低估了俞承偉的手腕,早在他離開緇德之前,就放出了風聲。
當這一行人抵達新桃的時候,最先爆的是信訪局,而老同志下榻的賓館,也被人給堵住了。
這讓新桃市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臉色極其難看,卻又無可奈何。
千萬不要小看老同志希望發揮餘熱的張力,俞承偉帶著李昭和綜合處的人到下面鄉鎮搞調研的時候。
老同志這邊就跟古代出門的八府巡按類似,拿著俞承偉賦予的“尚方寶劍”一通亂砍。
讓新桃市委市政府都坐不住了,書記和市長前後腳給李士淥等人打電話。
俞承偉不管新桃如何洪水滔天,他真的一頭扎進了鄉鎮,主要是調研農業稅。
明年就要全面取消農業稅,這個政策,千古未有。
俞承偉是在去年就助推此事,校長對取消農業稅的態度和意志非常堅決。
古人都講究一個青史留名,而現代更看重另類的出身文字之類。
俞承偉能在這件事當中更進一步入了校長的眼界,和他的助推,尤其是出身有關。
地地道道的農民,學的最初專業又是農校,他在這方面很有說服力。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年底的時候肯定會透過,明年就會正式推出。
之所以還來調研,主要是農業稅一免了之後,還是有些首尾需要解決。
李昭在前面走著,“這就是餘慶村,是新桃產糧最多的村子,津北的農業,受限於耕地面積,能出現餘慶村這樣的產糧大村,很不容易。”
“聽說這個地方的土地,主要是集中在大戶手中進行耕種,農業,想要大發展還是要走科技化,集約化,只有上了規模才會賺錢啊!”
俞承偉知道免除農業稅之後,就該進行土地流轉,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國外的農產品為什麼便宜?那都是大農場經營,上了規模成本就低。
而國內的耕地更多的是碎片化經營,一家一戶為單位,競爭力肯定是不行的。
進了村之後,俞承偉對隨行的最高官員,農業廳的廳長劉彥平說道:“這個天兒還早,咱們直接去田裡吧!來了就別空著手,先乾點活。”
幹農活俞承偉輕車熟路,此時雖然不是春播秋收,但田裡的活也不少,餘慶村此時就要為種植冬小麥進行準備。
村裡的支書,主任,不認得俞承偉一行,但是認識陪同來的鎮裡的書記鎮長。
再一聽俞承偉等人的身份,不免慌了神,結果俞承偉二話沒說,直接開始幹活,一邊幹活一邊和村民們聊天。
話題被俞承偉引導到農業稅上,對於交這個稅,農民們都覺得應該。
自古以來,皇糧國稅那是種地的都跑不了的,理所應當。
但是當俞承偉說起,可能會廢除農業稅,村民們都不太相信。
至於給予種糧補貼,更認為是天方夜譚。
俞承偉覺得這就是眼界問題了,國外在農業上的補貼,可向來是大頭,而這個紅利,從明年開始才會讓國內的農民拿到吃到。
在俞承偉的經歷來說,取消農業稅之後,其實農資價格是隨之上漲的,種子,化肥,塑膠薄膜等等。
這也是農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